一年多前的一天,我在静安雕塑公园晨练时,看见一位手提塑料袋的老先生缓缓走到梅园里的木栈休息区,只见他拿出报纸和塑料袋依次铺在石凳上,然后又拿出一个浅黄色的围裙戴在身上,缓缓转身坐下后,掏出一个装有猫食的小塑料袋拿在左手上,这时一只黄色的猫咪就跳到他戴着围裙的腿上,悠然自得地吃起来。而后,老先生又拿出一只小梳子,帮猫咪从头到尾地来回梳理着……一会儿猫吃饱了,老先生从小树林后面,取出存放在那里的一只空碗,将袋里的矿泉水倒入其中。等猫咪喝完后,老先生将物件一件件收回。随后老者到旁边的草地上做操,猫咪跟随其后在不远处静静地蹲下,望着老者晨练…这温馨的一幕把我看呆了。
旁边的人告诉我,老先生每天早晨七点半左右会来这里,风雨无阻!怀着好奇,在后来的几天里,我开始跟老者搭腔,听他讲述猫的故事。原来,这是一只养了三年多的家猫,后来因其老伴对猫过敏,只好忍痛将猫送到公园里来放养,十几天后在梅园木栈处发现了它。从那以后的四年间,老先生每天都会来喂他的猫。我问老先生高寿,老先生答,82岁。
每次晨练,我都会重复看到这一幕,我深深地被猫的时间观和记忆力所折服!每天黄猫会提前一个多小时开始或蹲在树下,或坐在路口目不转睛地凝视着老先生来的方向,当听到先生的脚步声,猫咪会兴奋地摇着尾巴迎上前去,在老先生的腿边来回转悠……我曾多次或拍或录记录下这充满灵性的感人场面。
夏季以来,我发现猫有些消瘦,毛似乎也不那么亮泽了,本想问问老者,又怕是我多余的担心。
有一次与郑辛遥老师茶叙,我讲述了这个故事,并播放了手机里的录像。郑老师说这是晚报的好题材,我也答应试着把它写下来。记得当时郑老师神情凝重地说:你想到过没有也许有一天老先生来了,猫不在了,或者……
下过数次决心,在出行的飞机上,写出这段老人与猫故事,然而一拖再拖……
这次又出门旅行了一个月,今天早起锻炼时,发现公园正在大面积维修,花径小道都被禁条拦起。不免想,不知公园管理员是否会特例允许老者进去喂他的爱猫?
正在北园打拳时,看见老先生慢慢走过来,我停住招呼他。先生告诉我两周前下过一场大雨,猫咪就生病了,抱着送去打针吃药也没有能够挽回,最后用一块红布包好,埋在了公园树下了。老先生表情淡然地告诉我“很难过”,默默地转身离开。这时,阴沉的天空淅淅沥沥地掉起了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