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坐公交车,多数乘客有座位,零零落落站着几个人。到站,上来一位60多岁的老妇,白发苍苍,吭哧气喘,右手拉住拉杆往上走,左手抱着白胖小子。白胖小子6岁朝上,身高不低于1米2,其实是个半大小子,但躲在老妇怀中,完全没有双腿站立的意思。老妇顾目四望,殷切目光里写着一句话:哪位给我让个座,我是抱小孩的老人。果然有青年起身让座,老妇感谢,把白胖小子放上座位,甘心情愿站在旁边。大家豁然开朗,原来她老人家身子骨硬朗,抱着小胖孩只是想给孩子占个座儿。
又一日公交,拥挤无比,到站,突然有靠窗位置乘客下车,边上一位中年妇女,并没有马上坐下,说时迟,那时快,前门站着的一位老伯,目光炯炯大步流星,排开拥挤的众人,一屁股坐定,长吁一气,神态自如。边上的中年妇女小声说:“你踩着我的鞋了,不能慢点吗?这个座位没人跟你抢。”老伯眼望窗外,手扶把手,看样子并不知道人家嘴里的那个“你”指的是他,如此装聋作哑,我也是醉了。
再一日公交,有人站着,有人坐着。车到站,上来一位很老的老爷爷,一个背着沉重书包的中学生赶忙让座。老爷爷连声道谢,蹒跚着坐下,喉咙吭哧作响。果然他频频咳嗽,一口浓痰直接射在中学生脚边,不知有没有星星点点弹在裤脚,中学生连忙跳开,老爷爷抬起头,给中学生一个灿烂的微笑。
尊敬老人,是全社会都该做到的,因为我们人人都会老,但有时候老人是不是也该懂得尊重别人?
这么多年教师做下来,凡碰到事情,能找学生家长谈的绝不找爷爷奶奶。跟家长很好沟通的小事,在祖辈那里也许会成为难缠的大事。比如你告诉学生的奶奶,孩子今天在体育课上摔了一跤,再平常不过吧,没磕着没碰着,没擦破皮。奶奶马上一脸紧张,翻起孩子的裤脚痛骂孩子不小心,看看摔坏了没有。到这一步我能理解,隔代亲嘛,宝贝。怕的是往下发展,盯着孩子问,有没有哪个同学推了你,要是碰上她那孩子供出谁谁在踢球时推了我一下,那就不依不饶了,轻者要把对方叫来当面责骂,重者要求对方登门送礼道歉。体育游戏本来就有磕磕碰碰,把孩子当成玻璃人,只能害了他啊。某一日说起这个话题,所有老师呼应共鸣,说现在的奶奶真难沟通啊,怎么到老了反而计较了,看看人家秦怡,近百岁的老人了,精神矍铄,气质优雅,人家会计较这些鸡毛蒜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