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起来也吓煞人,超强台风“灿鸿”中心风力17级,史上所无。而我们偏要去和“灿鸿”碰碰面,很有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劲头。
我们20余人在“灿鸿“袭来的当天,去了金山海滩边的渔村。一下车,连伞都打不开,我使劲把伞打开了,一下子被风吹散了架,还是同伴借了顶又大又结实的伞给我,才挡掉些风雨。风声嘶力竭地叫,雨似箭矢,衣服自然淋湿了。一看这阵势,大多数人找了个避风地避进去了!一数点,仅剩6人。
大海近在咫尺,巨浪排山倒海,没有惊涛拍岸的气势,也有千军万马奔腾而来的气概。怪就怪在风从左边来,浪却从右边涌,并非风和浪相向而行。请教当地渔民,他说风和浪不相关的。这让我长了知识。
我们要去看老街。在狂风暴雨中艰难前行了一百多米,到了一个亭子,大家不约而同地躲进亭子歇脚,看身上早没了一丝干的。亭子里已有一位老者,神态自若,问他也是游人吗,他笑着回答是的。他说:就是要在这样的天气来看海,要是天气晴好,能看得到这情这景么?嘿嘿,他和我们的想法一样的,也是一个怪人啊!这时我发觉同行6人中女性有其4,只有2人是男的。这使我想起有一次去雁荡山时,也是这样暴风骤雨,20多人登山,到中折瀑时仅剩6人,而女性有其3。这使我确信:女性比男性更坚忍,在竞技界很普遍,显赫的例子是中国女足,得过世界杯亚军,被誉为“铿锵玫瑰”,今年也打进八强,而中国男足要达到女足的成绩,不知到猴年马月呢。
我们走出亭子逛老街去,虽然雨仍然在下,风依然紧,但是比起海滩来,风软了许多,雨也柔了不少,大概纵横交错的房子阻了些风狂挡了些雨猛。
老街上游人几无,很清静,也有了趣味。老街的房子都是粉墙黛瓦,还有小桥流水、小舟横阵,最有意思的是家家门前檐下挂着木制的鱼,有的一条,有的三条,那分明昭示着这里是渔村,住的都是渔民。因为没有其他游人,我们可以尽情地欣赏那粉墙上一幅又一幅的金山农民画,几乎每一幅上有鱼有鱼船,色彩很绚丽。
我随性发了一组老街的图片在微信上。有一位搞旅游的妹子看了微信说:金山嘴渔村的老街不错,虽有台风,但是老街是少有的安静了。她这话算说到我心里去了。是的,若天朗气和,游人如织,老街哪得清如许?一定是脚步杂沓,人声沸沸。现在凡有点可看的景点,双休日抑或节日,哪儿不是游人如过江之鲫?前不久在南京夫子庙,那个人挤人的情景令我游兴顿消。
在我从金山嘴渔村回沪的第二天,我去了外滩,我的天!到处是人,满街是人,人的潮,人的流,不由得蹦出一句:“上海叫人海!”
少有的清静,让我在渔村能尽情徜徉,潜心欣赏,欣赏她的妩媚婀娜,渔家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