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10月8日,时任以色列总统的赫尔佐格带着仪仗队欢迎到访的魏茨泽克。他将魏茨泽克的演讲称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文本之一”。
以下文字节选自魏茨泽克这篇载入史册的演讲,标题为编者所加。
今天,许多民族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结束。
我们德国人自己来庆祝这个日子,这个庆祝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必须独自找到庆祝的准则。把我们的感情保护起来,不论是靠自己,还是靠别人,都不会再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我们需要力量,我们也拥有力量来尽力正视真相,不加粉饰,不抱偏见。
5月8日,对我们来说首先是一个纪念的日子,纪念人们所遭受的种种苦难。它同时也是个深思的日子,思考我们走过的这段历史。我们对这段历史的思考越真诚,就越能不受羁绊地为历史后果担负起我们的责任。
5月8日,对德国人来说不是个欢庆的日子。有意识地去体会这个日子的人们各自回忆过去,感受千差万别:有人回归故里,有人无家可归;有人重获自由,有人锒铛入狱;很多人因为轰炸不断的恐怖之夜终于过去,他们终于幸免于难而心怀感激,很多人因为自己的祖国一败涂地而悲痛万分;有的德国人因为幻想破碎而愤世嫉俗,有的德国人因为获得新生而满怀感恩。
回眸过去,是漆黑一片的深渊;面向未来,是前途未卜的混沌。
尽管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事实变得越来越清晰,这就是今天我们所有人取得的共识:5月8日是一个解放的日子。我们大家在这天从纳粹暴政中解放出来。
没有人会因为获得解放而遗忘对许多人来说开始于5月8日并往后延续的深重苦难。但是我们不应当把战争的结束看作逃亡、驱逐和失去自由的根源。这个根源更多地存在于战争的开始,存在于发动战争的那个暴政产生之初。
我们不应当把1945年5月8日与1933年1月30日分割开。
确实,我们没有理由在今天这个日子分享胜利庆典。但是,我们完全有理由把1945年5月8日看作德国历史错误道路的终结,它播下了期盼美好未来的种子。
5月8日是一个纪念的日子。纪念,就是真诚、纯粹地记住往事,让往事变成自己内心的一部分。这对我们的诚实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今天,我们沉痛悼念所有的战争和暴政死难者。我们尤其要纪念在集中营被谋杀的600万犹太人。
我们纪念所有在战争中受苦受难的人民,特别是无数丧失生命的苏联国民和波兰国民。
作为德国人,我们沉痛悼念死于战场、死于家乡的空袭、死于监狱以及死于驱逐的同胞。我们通过纪念向在德国抵抗运动中牺牲的市民、军人和确立了信仰的人,向在这个运动中牺牲的劳动者、工会会员和共产党人致敬。
我们纪念那些尽管没有积极抵抗,但宁愿慷慨赴死也不愿昧着良心苟活的人们。
可以肯定,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在自己的历史上总能与卷入战争与暴力的过错撇清关系。但是,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是史无前例的。
在焚烧犹太教堂,抢劫,用大卫王之星做标记,剥夺权利,连续不断地侮辱人的尊严这些事件发生后,还有谁能对此毫不怀疑呢?
但事实上,有太多的人甚至试图在罪行面前视而不见,包括我这一辈既没有参与策划,也没有参与执行这些事件的年轻人。那时,出现很多听任良心扭曲、逃避责任、回避现实、沉默不语的方式。战争结束,当大屠杀的全部真相大白于天下,我们中间仍有太多人用毫不知情,或毫无预感来为自己开脱。
不存在全民有罪,也不存在全民无罪。有罪,如同无罪,不属于集体,而属于个人。
我们所有人,不论有罪无罪,不论年老年少,都必须接受历史。我们都遭受过历史带来的痛苦,我们都对历史后果负有责任。
年轻和年长者必须并且也能够相互帮助,弄清楚为什么牢记历史对我们生死攸关。
问题不是要消解过去。那是完全不可能的。历史无法改变,也无法挽回。谁要是无视历史,就无法看到现在。谁不愿记住那非人道行径,谁就会重蹈历史覆辙。
我们必须明白,没有记忆就根本不可能有和解。假如我们德国人想要忘记所发生的一切,而不是记住它们,那么这不仅是不人道的,而且我们会伤害幸存的犹太人,我们会毁坏和解的萌生。
对我们来说,这取决于在我们自己的内心是否能通过思考和感知来追忆往事、告诫后人。
在我们这里,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已经肩负起政治责任。对于当年所发生的事,年轻人没有责任。但是,对于从历史中汲取什么,年轻人负有责任。
我们年长者对年轻人负有义务,但不是帮他们实现梦想,而是树立真诚的榜样。我们必须帮助年轻人弄明白,为什么牢记历史是生死攸关的大事。我们愿意帮助他们冷静地、没有偏见地弄清历史真相,既不遁入虚幻的救世说,亦无道德的自大感。
希特勒一贯竭力煽动偏见,敌视和仇恨。所以,我们要请求年轻人:请你们不要卷入敌视和仇恨。请你们学会和谐相处,而不是相互对立。请你们也督促我们这些民主选举出来的政治家始终将此铭记于心,并做出表率。让我们崇尚自由。让我们为和平而努力。让我们坚守法制。让我们为自己内心的正义标准效力。让我们在今天纪念的这个5月8日尽最大的努力正视真相。 (老新 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