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江湾大街(今万安路)上马车辚辚。走马塘北面,建于五代十国后晋时代的保宁寺背后,江湾第三高等小学校在礼堂开会,校长宣布,我校图画手工教员董轼的着色泥土中国名胜模型,经过县、省和北京农商部层层遴选,将参加第二年美国的万国博览会(世博会)。
董轼30岁出头,面容清癯,十指修长,斯文书生一个。早在一年前,他就开始酝酿参赛作品。据民国《江湾里志》总纂(总编)钱淦《董君美术记》云:此次他以白瓷色的黏土作材料,水彩绘色,制作风景模型。每一个模型的底座,用大块黏土做成宽4寸、长6寸、厚5分的板块形状,不着色;然后在其上,用手捏出隆起的或城阙、或山脉、或碧湖、或商埠等高低错落、层次分明的6个中国名胜古迹,最后再绘上五彩。
制作模型是“慢工出细活”,董轼在课余晚间,先是对着当年自己临摹的写生风景画反复推敲,再用灵巧的手指细致入微地捏泥成形。许多次捏好了,看看不满意,捏成一团重来,直至自己满意为止。
第一座模型金陵(南京)钟鼓楼,为两个相近的气势磅礴的恢弘城阙,建于明洪武年间,踞金陵内城,为报时中心,中国古代都城如北京、长安、洛阳等均有钟鼓楼,有陆游诗为证:“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钟暮鼓无时休。”第二座杭州西湖,乱花迷眼,浅草没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一色湖光,千山晕碧。苏轼诗涌上心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第三座西岳华山,千丈断崖,万仞削壁,教人浮想联翩,其高耸处,李白诗云:“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其险峻处,杜甫诗云:“西岳岭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其余三座,钱淦只说为“以及要衡各海岸”,语焉不详,大概是通商口岸吧,也无法向壁虚构。咫尺方寸间,山高水长流。观后,众人无不称奇,真是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啊!
经“万国给奖评议部评议之”,董轼作品获三等奖。
钱淦《董君美术记》文末一段中说,董轼起了一个好头,将必有后起英秀继之。他说对了,据1986年版的《江湾镇志》记载,新中国成立之后,江湾又出了两个美术家:一个擅长连环画,一个创作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