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非专业
导演贾樟柯认为,如今电影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化,也要求电影人改变传统、打破陈规,“接纳更多不是专业院校毕业的年轻人‘入圈’。”他举例说,在国外,拍完一部文艺片,可以拿到很多电影节去放,也可以进入院线。“但在中国,走到哪里,做文艺片的都是这几张老面孔。”
导演汪崎觉得,如今观众的口味开始慢慢改变,文艺片在中国的市场会越来越大,应该吸收更多的新鲜血液:“比如一些美院毕业的学生、一些靠热情支持的文艺片迷。现在的年轻人,生长环境和教育背景比上一代更丰富,他们可以为艺术片拓展更多的成长空间。”
提高基本功
不少业内人士也承认,新导演辈出看似正面现象,背后的原因却略显负面。第五代导演如陈凯歌、张艺谋,如今出手越发慎重,很久才开始运作一部电影。第六代导演创作周期也不短。这些大腕和中坚力量对市场的“让位”,客观上留给新生代导演以发挥的空间。
台湾资深电影行销人王师认为,电影市场对于新导演的容纳度与淘汰率成正比,“‘新导演不断涌现’的背后是‘新导演不断消失’,一些新人导演对社会的视角还不够宽阔,在推出自己的处女作之后就销声匿迹。”他指出,要改变这样的现象,只有努力提高跨界导演的创作力、编剧力和镜头掌控力。 本报记者 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