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祝贺他率队夺得了世界青年男排锦标赛季军。鞠根寅说,“其实,我对这个成绩并不太满意,我们完全有可能进入冠亚军决赛的。”
鞠根寅回忆说,中国青年男排在世青赛一路走来,还是相当艰难。小组赛,分在了有伊朗、古巴和巴西队所在的“死亡之组”。伊朗是亚洲冠军,古巴队和巴西队也是世界强队,小组赛的前两名才能进入八强。鞠根寅说,队员们发挥得十分出色,3比1胜伊朗队、3比0胜古巴队,1比3负巴西队,顺利进入八强。复赛,中国青年男排再次让世界惊讶,3比0战胜意大利队、3比0战胜加拿大队。半决赛对阿根廷,虽然0比3失利,但是第一局和第二局比分比较接近,“只是最后没有抓住机会。”
有意思的是,在争夺第三名的比赛中,中国男排再遇巴西队。主帅鞠根寅变阵,让获得世青赛最佳副攻的张哲嘉改打接应。正是这一变阵,使中国青年男排成功复仇,3比1战胜巴西队获得季军。
怎么想到变阵的?鞠根寅说有几个原因让他下定决心变阵。半决赛的失利,队员们有点泄气,没有底气怎么打?此外,全运会时,张哲嘉打过接应,对这个位置不生疏。而让鞠根寅最终下决心的是,小组赛1比3负于巴西队,胜的一局,张哲嘉打的就是接应。果然,张哲嘉改打接应后,战术上对巴西队的牵制极大。“全队打出了信心,各个位置全面开花。”
张哲嘉14岁时被鞠根寅选拔进上海青年队。刚进队时,居然连俯卧撑也做不了。之后,张哲嘉开始打副攻。偶尔,喜欢进攻的张哲嘉也打打接应位置。鞠根寅对自己的爱徒赞赏有加,认为他有排球天赋,“假以时日,一定是世界最顶尖的选手。”
57岁的鞠根寅曾经是中国男排的主攻手。退役后的26年,一直从事排球教练工作,也曾经是上海男排冠军队的主教练。问鞠根寅教练,中国青年男排时隔38年,进入世界前三,原因是什么?“敢于突破、敢于创新,是成功的主要原因。”鞠根寅说。
中国青年男排最大的突破是发球和接发球。用主帅鞠根寅的话说,一传从来没有“崩溃”过。比如发球,现在的青年男排是真正的“跳飘”,发球起跳的高度几乎和扣球高度一致。这样,发出去球的弧度是从上而下,而绝非摆摆样子的“跳飘”。这样的球,有速度有力量,而且稳定性比较好。鞠根寅说,虽然青年男排集训时间只有两个月,但是,这样的发球却是练得最多的。
中国青年男排获得了世界第三。但是,中国男排的状况却并不理想,成绩几乎是每况愈下。对此,老帅鞠根寅表示,“现在世界强队大多采用三人拦网,防守有层次,撤位很快。在发球和接发球上,一定要向欧美强队学习,争取有所突破。”
本报记者 李京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