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评论·人物/文体汇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9月2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默默耕耘 无怨无悔
李京红
■ 鞠根寅敢于创新让人期待
  同鞠根寅相识有20多年了。印象中,他话语不多,做事踏实。

  前些年,他从上海男排来到了上海青年队任主教练。四年前,接手了中国少年队;两年前,接手了中国青年队。中国男排的成绩可以忽略不计,更何况中国青年男排,没有人会期待更多。

  两年前,中国少年男排出征前,排管中心的指标是进入前八名。中心领导问主教练鞠根寅,你心中的目标是什么?鞠根寅的回答让领导吃了一惊:冲击历史最好纪录。结果,拿了世界少年男排亚军。这次中国青年男排出征前,排管中心的指标不变,进入前八名。鞠根寅说:不想拿冠军的球队,是最没出息的。我心中的目标就是打进决赛。最后,虽然功败垂成,但鞠根寅仍然创下中国青年男排38年来在世青赛的最好成绩。

  这么多年来,大家对中国男排已经失望透顶。无人喝彩,无人期待。亚洲冠军,一直是遥远的梦想。当失望已然成为一种习惯,也就无所谓痛痒。

  中国青年男排的崛起,无疑是针强心剂,让更多的人对中国男排有了新的期待。

  其实,一直以来,处于困境下的男排教练们并没有放弃,鞠根寅可以说是他们中的典型。在国少和国青的四年中,他一直默默耕耘,不墨守成规,实施着自己独创的一些技战术打法。他最大的成功是在发球和接发球上。比如发球,采用真正意义上的跳飘。又比如接发球,在步法移动和接球的手法上寻找突破。因为接发球好了,他自豪地表示,自己带领的球队一传从来没有“崩溃”过。有了稳定的一传,球队的战术特别“花哨”。俄罗斯队的教练说,“破不了中国队的一传,谁也赢不了他。”

  鞠根寅说自己是有排球情结的,对排球的感情也很深。“排球是自己一生的事业,无怨无悔。”

  李京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习近平访美特别报道
   第A03版:习近平访美特别报道
   第A04版:习近平访美特别报道
   第A05版:习近平访美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评论/专栏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评论·人物/文体汇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个人理财
   第B04版:百姓金融/金融城
   第B05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6版:房产在线/金融城
   第B07版:金融城/上市公司/金市汇市
   第B08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B09版:专版
   第B10版:基金纵横/金融城
   第B11版:家装专版
   第B12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B13版:金融城/大数据分析
   第B14版:金融城周报/金融城
   第B15版:金融城/互联网金融
   第B16版:上海花城/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设计周·聚焦/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周·人物
   第C04版:设计周·现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设计周·现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6版:设计周·系列活动/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趋势
   第C08版:专稿/国家艺术杂志
   第C09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术评论
   第C10版:文娱台历/国家艺术杂志
   第C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
   第C1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C13版:夜光杯
   第C14版:夜光杯
   第C15版:阅读/连载
   第C16版:广告
无人关注时 打出一片天
五年80亿的足球经济账
收视指南
默默耕耘 无怨无悔
广告
新民晚报评论·人物/文体汇A12默默耕耘 无怨无悔 2015-09-26 2 2015年09月2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