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0月2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换种方式过生日
德 民
  德 民

  沪上著名老画家韩伍即将迎来人生80大寿,许多亲朋好友都在谋划想好好地为韩老庆祝一番,而韩老自己却平和低调地选择了穿戴好戏服行头,蹬上皂靴走台再过把戏瘾哦!于是就有了10月6日在逸夫舞台的“韩伍学习京剧汇报专场”。

  我作为众多“亲朋好友”之一,受到邀请,专诚前去欣赏,由此感受到了很大的乐趣。

  在海上画坛喜爱京昆的老画家不少,称得上名家的很少,也只有已故的程十发和健在的颜梅华、韩敏与韩伍兄弟俩,但戏瘾最大的还属韩伍,近几年已多次登台亮喉开嗓,前年还赴合肥与安徽省京剧团合作了一台戏。

  韩伍从小就热爱京剧艺术,主要受家庭的环境影响,上面三位兄长和父亲都喜欢京剧,他儿时跟着家人咿咿呀呀,成名之后,还是热情不减,留梦于心。他喜好杨(宝森)派舒展平和,深沉浑厚的唱腔,并一直坚持听、学、唱杨派的曲段,至今未断。

  为了准备这台生日专场,小友薛国荣联系组织了上海戏曲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上海京剧院的专业演员与京胡名师陈平一、周晓铭及乐团成员来进行排演,大家都积极支持,认真排演。韩伍在专场中演了《洪羊洞》《乌盆记》和《坐宫》三个折子戏。其中《乌盆记》剧里要求演员要从桌子后面“抱背”从桌面“滚”下来,这对专业演员也是高难度动作,何况80岁老人?在排练时,上海戏曲学院的童强教授跟韩老说,你这么大年纪千万不能冒这个险,还是乖乖地从桌子后面捧腹慢步出来。可正式演出时,韩老竟不顾约定,硬是从桌面“抱背”过来翻落地上。还有稍后的“直僵尸”动作也是如此。虽然一次又一次赢得了满堂喝彩,却让站在后台的艺术总监童强和工作人员捏出了一把汗啊。

  看到兄弟在台上如此“玩命”表演,已是87岁高龄当寿的海派书画大家韩敏也欣然登台助演了一段言菊朋的名段《让徐州》,唱得婉约跌宕,有板有眼,言味十足,迎来一阵阵喝彩声。两位高寿书画艺术家和其他演员们用一台高质量的京剧折子戏表演,不仅给观众朋友们带来了欣喜与享受,更是为喜迎80高寿的韩伍送上了一台根植于传统经典文化的艺术大礼。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新民眼
   第A03版:习近平访英特别报道
   第A04版:时政·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大购网专版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热点/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财经新闻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我爱我车
   第B04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05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内外/新民健康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8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9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10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11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12版:留学移民/新民教育
寻找良方
令人期待的智能养老
换种方式过生日
莫斯科的教堂
罗非鱼,罗飞鱼?
老轨和老鬼
今宵灯谜
尊严的正视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雨中探访五渔村
新民晚报夜光杯A30换种方式过生日 2015-10-21 2 2015年10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