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海口旅游,也没忘了去钓鱼。大太阳下晒了一上午,遮阳帽被风吹去了,钓线断了好几根(不是被鱼咬断而是被河底碎石挂断),收获的是“白板”。
我不服输,第二天起了个大早,想去占个好位置。莫道君行早,更有早钓人,已有捷足先登者将好的钓位占领了。我只得依然在昨天钓不到鱼的地方下钩。
端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钓到鱼了,个头不大品质好,是塘鳢鱼。这种鱼十分鲜美,我小时候捉到过,而今在沪郊几近绝迹了。喜讯连连,一而再,再而三,居然钓到了三条塘鳢鱼!
接着便是等待,长长的等待,在等待中期待,长长的期待……又有了!这么凶呀,就像武侠小说里行者在山中遭遇了剪径的强盗,猛一下把钓线拉下去了,令人猝不及防,手忙脚乱中提竿。我的天,这是什么鱼呀?这不是鲫鱼么?鲫鱼怎么吃口这样凶呢?鲫鱼一般是小心翼翼的,啄一啄,再啄一啄,浮子慢慢下沉,然后慢慢上浮。钓上来一看,原来是罗非鱼!它形似鲫鱼,但背脊上张扬着一排尖利的鳍。我知道,这罗非鱼又名非洲鲫鱼,越南鱼,南洋鲫等。
接下来发生了匪夷所思的事情。我是去海口旅游的,钓鱼是临时动议,所以钓具不全,盛鱼的是一只塑料水桶,高两尺左右,放了浅浅的一点点水,三条塘鳢鱼在桶中优哉游哉。放进桶里的罗非鱼犹作“困兽斗”,趁我在全神贯注地垂钓时,竟然飞了起来,飞出了两尺高的水桶,在岸地上蹦了两蹦,“扑通”一声,像跳水运动员一般,轻盈入水,逃之夭夭了。而发生这样的“事件”,我还木知木觉,一无所知,是旁边垂钓的人告诉我的。
后来,我又钓到了两条罗非鱼。吸取了以上的教训,我在塑料水桶上套上了一只塑料袋,这下罗非鱼插翅难逃了。
缘此,我称罗非鱼叫罗飞鱼。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