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责任清单
在回答如何进一步改革现行的政府体制和机制、最大程度激发创新活力时,杨雄说,这几年上海已经下放、取消、调整了很多审批权限,留下来的审批事项也要标准化,减少自由裁量权。清理了很多评估评审的项目,已经取消几十项,有些开始不再评估。“我们清理了很多’红顶中介’,让它们和政府机构全部脱钩。我们还在按照中央的要求厘清责任清单、权力清单,今年年底要对社会公布。比如过去大学、科研院所处置科研成果都要报财政部门审批,现在不报了,把处置权全部放给了科研机构和大学,由他们来负责。”杨雄强调,要不断根据改革开放的需要、创新的需要,规范政府行为,转变政府职能。
加强金融监管
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40条的方案经国务院批准刚刚印发,备受关注。杨雄说,自贸区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结合,是这次“40条”最大的亮点。包括率先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一步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不断扩大金融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等内容,比原来自贸区的金融“51条”有了更大的进步。其中,“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已经和有关部门一起研究,等到方案成熟以后会尽早试点。
目前战略新兴板已经有了方案,现在正征求各部门意见,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板考虑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推出,也会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希望形成比较好的资本市场链条,来符合整个创新链、创新企业在不同阶段的融资需要。将会成熟一项、推出一项,争取在合适的时机尽早推出“两个板”。
激发创新活力
有记者问,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短板在哪里?大会主席苏铭天回答说,科创中心建设过程中最中心、最重要的是政府政策及相关执行,上海在战略和执行方面已做得非常全面。但上海在文化、教育、社会等软实力方面需要加强。建议进一步以大学和科研院校为中心,建立一些创新集群,为创新创造一个互动性强的基础设施环境。
杨雄表示,对于科创中心建设最大的困难,这次市长咨询会议中有两个讨论的主题很有针对性,一个是激发创新活力,一个是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尽管上海已采取了一些措施增强创新活力,但可以做得更多,特别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在守住底线的前提下放松一些监管,使各种创新活动能够充分开展。由于整个创新生态系统是由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人才等形成,因此涉及方面很多,包括创新文化、商务成本还有各方面的硬件、软件等,都需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