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1月2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伤友
连俊
  ◆ 连俊

  中枢神经受伤的截瘫病人的组织叫“中途之家”。在“中途之家”,我认识了不少人。过去大家互称病友,到了中途之家后大家互称伤友。有几位伤友的经历,使我嘘唏不已。

  Z女士,50多岁,工伤已经30年,动迁后与儿子一起住6楼的一个小套间里,母子俩相依为命。白天儿子去上班后,她请一个钟点工照顾自己。因为她是工伤,养老金加工伤补贴,每个月的收入是不少的,生活倒也安定。眼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她开始着急了,尤其是儿子几次恋爱失败后,她更是着急和自责。她觉得,是自己的伤残拖累了他,耽误了他的前程,所以决定搬出去住,把房子让给儿子。往哪搬呢?房子是买不起的,借住到亲朋好友家里,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她决定去住养老院。朋友们知道她的想法后都劝她,儿子现在女朋友还没着落,你急于搬出去干什么?待他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你再搬出去也不迟。她却执意要让出房子。凭她的收入,住市区较好的养老院是没问题的,但为了省钱,可以日后儿子办事时派用场,横挑竖选,她最后去了远郊一个价廉的民办养老院,日子过得很艰苦。万万没想到,儿子一个人没人监管,花钱无计划,造成信用卡透支5万多元,到母亲那里去讨钱,还谎称上班时发货发错了,需赔偿。Z女士这几年含辛茹苦、节衣缩食省下来的钱,一下子全部帮他填到窟窿里去了。

  H女士,一见面我就觉得她的身体肯定很不好,只见她脸色苍白,眼圈发黑,嘴唇发暗,身子柔弱;相互一交流,得知她骶骨处生了个碗口大的褥疮,伤口久治不愈,已经输了好几次血都无济于事。专家看了她的伤口后说,病人必须尽快住院,自身已经没有能力生肌敛口了,需截肢“剜肉补疮”,否则有生命危险。H女士说,尽管我的腿已经没有知觉,也不会走路,但截掉却不行。医生又推荐她去南京一家专治褥疮的部队医院,她嫌路远价贵,不去。结果没多久,她因伤口大面积感染引起败血症抢救无效而死亡。消息传来,我好一阵没回过神来。好生生一个人,怎么说没就没了,令人扼腕叹息。

  X女士,老三届学生,毕业后被分配到外地农村插队落户,后上调。但她上班不久就出工伤,伤得很厉害,下肢彻底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因不适宜继续在当地工作生活,组织上把她送回上海疗养。她户口虽然回来了,但关系仍在外地,工资单位发。由于外地的工资和工伤待遇与上海有差距,所以她没有请住家保姆,雇了个钟点工照顾自己的生活。需要全护理的人,请钟点工将就,不出事是偶然,出事才是必然。一天晚上,她不慎摔了一跤,由于下肢没有知觉,她硬撑起来以后,自己用毛巾把伤脚裹了裹就睡了,没当它一回事,因为过去也经常摔跤。再说叫人帮忙也挺烦的,最需要别人帮忙的人,往往最不愿意叫人帮忙。谁知过几天打开毛巾一看,大吃一惊,整个踝关节发黑,赶紧请人帮忙送医院,医生诊断的结果是:踝关节骨折,伤口严重感染,需截肢治疗。唉,太吓人了。

  我把这三个伤友的故事讲给一位心理学家听,她说,Z女士应该对自己好一点;H女士应该敬畏生命;X女士则应该明白,接受别人的帮助,也是奉献自己的一点爱。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民生调查年终特别报道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专版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动态
   第A14版:话题/文体汇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英国房东为我们点赞
伤友
新民晚报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B10伤友 2015-11-22 2 2015年11月2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