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论坛
|共话十三五|
开放发展:学习加共赢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认为,开放发展,实际是一种共赢:“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贸易体、创新体时,不会像其他国家那样搞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我们希望共赢,这对所有国家都有益。”胡鞍钢认为,一方面,中国需要更好借用全球化的趋势更好地改革和开放,进而能够在地区性的政治经济文化稳定发展中发挥更多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还希望在一个更加全球化的世界里,中国能够抓住海外战略实施、乃至跨国之间发展的机遇,更加开放地走出去。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郑永年认为,开放发展的关键就是学习,“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倡导学习,之所以几千年来从未中断,就在于它不断学习和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秀基因。1949年以来,中国先后向前苏联学习、向东欧学习、也向美国和新加坡学习。”
共享发展:公平加协商
南非《思想者》月刊创办人、南非前总统府部长伊索普·帕哈德引用了习近平在联大上的发言:“世界多极发展,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崛起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习指出,要坚持多边主义,不搞单边主义,要奉行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扔掉你赢我输、赢者通吃的旧思维。”他认为,中国倡导的多国协商应该成为今后处理国际问题的重要方法,“我们要摒弃一切形式的冷战思维,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的新观念。”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王战认为,共享发展是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上,不能光是财政补贴,还涉及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问题,这也是比较突出的。“大城市的医疗、教育与中小城市有很大差别,主要还是由于中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展起来,还有很大空间,问题在于有没有共享发展的理念。”亚美尼亚国家科学院东方研究所研究员哈鲁特尼亚期待中国未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领导力,“在积极地参加一些区域性或国际性的多边合作的同时,中国已经意识到其命运与全球命运紧密相关。全球也在期待中国发挥着更大的领导作用。”
绿色发展:平衡加稳定
贾·何西是南非人文科学研究会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任。何西认为,中国的目标是要走向更平衡、更稳定的发展模式。何西还用阴阳太极图来说明中国需要平衡:“中国不能单靠出口便宜的商品,需要走到价值链的上游。”他接着预测,在接下来的5年里中国的增长率在6.5%-7%之间。“回顾世界发展,主要是三个思路,一是‘黑色发展’,就是‘吃祖宗饭,造子孙孽’,破坏生态资本;二是‘可持续发展’,没有影响后代发展,但也没有留下遗产;三是‘绿色发展’,就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种下生态资产和资本。”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指出,绿色发展理念已经形成共识,即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两山论”。例如一些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但由于生态环境没有遭到严重破坏,现在开始出现跨越发展,“两山论”非常符合中国国情。 本报记者 程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