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收藏癖好的人出门在外习惯东看看、西摸摸,跟个侦探似的,总希冀有所收获。像我的一位藏友王君,一次偶然路过市区正在拆迁的老房子,就那么随便一兜,结果慧眼一双很快发现躺在上街沿一块无人问津表面蒙满灰尘的石头竟然是块英租界的界碑,漏捡大了。我虽然脑袋硕大却运气不佳,从未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到过。但习惯养成老改不了,实在无可救药。
一日去街道社区医院瞧中医,等待老中医开方子期间,蓦然瞥见办公桌角落横着一支钢笔。因为远望钢笔上面布满花纹,觉得有苗头,就赶紧打招呼捏起钢笔凑近仔细打量:原来是支24K“英雄儿女”将军牌金笔,笔套上镌刻“八一军功章”图案;笔杆上则是“万里长城”图案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全国人民致敬”字样。
于是我顾不上谈病情了,想方设法同老中医套近乎:“医生侬以前参过军当过兵。”老中医调侃道:“侬当我是老军医啊?”不是!不是!我有点语无伦次,快点解释:“我的意思侬这支钢笔是部队里发的。对口伐?”老中医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只是一个劲地抱怨:“介旧的钢笔没用了。一个字都写不出来。”机不可失,我趁机献上一计:“本人恰巧多支笔,与你交换,好吗?”老中医嘿嘿一笑,既不答应也不拒绝。我晓得有指望,马上紧赶慢赶一口气跑回家,翻箱倒箧拿出2支新笔:1支14K铱金笔、1支派克圆珠笔。重新奔回社区医院,诚心诚意对老中医讲:“既然你的那支钢笔坏了,扔在旁边也是扔,不妨做个人情送给我。我呢平时闲着专门收藏铅笔、钢笔之类的玩意。这2支新钢笔你可以随便挑1支,让你写病历签名字。”我的诚恳打动了老中医,结果当然是如愿以偿。
“军笔”到手后我上网百度,要探究一番这支“英雄儿女”将军牌金笔的来龙去脉,这又是我的习惯。没料到一无所获。网上仅仅是挂出几支一模一样的钢笔的拍卖价,背景还不如我知道的多。根据我在制笔企业工作过多年的经历,晓得20世纪50年代初期,上海几家金笔厂曾经生产过100万支钢笔慰问志愿军将士。但这支钢笔显然不是,因为笔杆上面没见“最可爱的人”字样。而该“八一军功章”图案也和正式颁发的勋章和奖章的图案不同。再从钢笔的牌子推测,如果说“将军牌”是发给一定级别的干部,我瞎寻思那老中医似乎不太像(贸然打探人家过去详细履历不礼貌)。
由于水平有限,我仅仅解出答案的一半。另外一半只好拜托各位专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