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2015年12月0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扎克伯格“裸捐”彰显财富观
文 澜
  文 澜

  31岁的facebook(脸书)创办人扎克伯格喜得一女,除了宣布喜讯外,更为重磅的消息是,这位巨额财富拥有者宣布计划捐出他与妻子持有的facebook股份中的99%,市值约450亿美元,为下一代改善世界。

  看到这条消息,在大多数人为扎克伯格点赞的同时,也有人感叹有钱人就是任性,视金钱如粪土;还有人酸溜溜地说,听说美国的遗产税很高,如果不捐最后都被收税了,没法留给子孙后代。果真如此吗?

  一提及美国富豪捐款,就有人拿高昂遗产税来说事。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你拥有450亿美元的财富,你会像扎克伯格一样,开着价值3万美元的经济型小车,过着在大街上席地而坐吃快餐的生活吗?你愿意留下200亿美元的遗产给孩子,还是将其中99%都捐给慈善基金会?

  再看扎克伯格的“致我们女儿的一封信”,扎克伯格和普里西拉·陈谈到了健康、教育,以及互联网普及等问题,随后宣布将启动“陈-扎克伯格项目”。这一项目的目的是用以发展人类潜能和促进平等。由此,我们看到了这位富豪的精神世界。在美国,超级富豪捐款是家常便饭。比尔·盖茨一直承诺不会把数百亿美元的财富留给三个子女。盖茨曾表示,“我坚定地认为,把巨额财富留给子女对他们不好。”2010年,比尔·盖茨和巴菲特还共同发起了“捐赠誓言”活动,号召亿万富翁生前或去世后至少用一半的财富来做慈善。在一篇题为《科技界最慷慨的16位富豪》的帖子中,提及美国富豪捐出的财富都以数亿美元计。

  其实,一个人的财富观,理应超越银行账户上不断增长的数字。让女儿“能够在一个比今天更好的世界里长大”,比把金山银山留给孩子来得更有成就感。近年来,我国的慈善事业发展有了长足进步,国家层面上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公众的参与程度也不断提高,像“希望工程”“母亲水窖”等项目,都取得了很大成功;民间的公益慈善组织也逐渐发展壮大,像“壹基金”“嫣然天使基金”等组织都得到了公众的支持和认可。但普通人的慈善参与程度,仍然不高。对大多数人而言,不可能像扎克伯格“任性”捐出99%股份那样捐出大部分财富,因为他留下的也足以给家人带来富足的生活。但我们完全可以用1%的财富,为那些遇到困难的家庭带去成色百分百的帮助。

  从某种程度上说,税收制度的设计的确能促使人们财富观的改变,也能促进慈善制度的发展。但从根本上说,只有营造出人心向善的大环境,不断改善慈善机构的透明度和开放程度,才能推动慈善事业的不断发展。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互动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新民资讯
   第A19版:专版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新民楼市
   第B0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07版:广告
   第B0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广告
   第B11版:好吃周刊
   第B12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4版:美食地图/好吃周刊
   第B15版:大购网专版
   第B16版:资讯/市场之窗
扎克伯格“裸捐”彰显财富观
牛生病 人吃药
启事二
听得见乡音 记得住乡愁
自我毁容
法律管得住私德吗?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扎克伯格“裸捐”彰显财富观 2015-12-03 2 2015年12月0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