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伦敦的第三天,有自由活动一天的机会,如让我选择的话,首选巴斯小镇。在英格兰西南部,它是一座古典儒雅且充满了英伦乡村遗韵的小城,老早便列入了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人在旅途,往往你最想看到的东西,也就不经意悄悄来到了。早年读了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只知道她曾在巴斯住了四年左右,而巴斯这个地名只是匆匆在脑海中掠过。这不,现在站在巴斯的古老街道旁,一丝茫然。罗马浴池遗址、大教堂固然要去。而我更为急切地想到简·奥斯汀的故居博物馆。走过雅芳河上著名的普尔特尼廊桥,来到了圆形广场,寻觅着她的踪迹。
在博物馆里,简·奥斯汀的完整影像慢慢显影。她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女性作家之一,文学作品主要描写乡绅家庭女性婚姻和不平静的生活,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洞察力和飘逸风趣的文字真实地叙写了她所看到的乡村小天地。第一部小说,是于1799年完成的《最初的印象》。十几后经过改写换名为《傲慢与偏见》而大获成功。看了相关手稿和出版物,她的影响力远远不止在英格兰、在巴斯。
在圆形广场她博物馆左侧,有一大片草坪,信步来到中间。望着湛蓝天空,远处大树葱郁,鸟儿飞翔,硕大圆形建筑层层叠叠留有中世纪遗韵。人群中阳光下,我仿佛看到简·奥斯汀的影子。简·奥斯汀作品格调轻松,略带抑郁而富有喜剧性碰撞。一个人一生生活在封建势力的极强的乡村,家境生活无忧,社交圈子小,诚然使她的作品局限显露无遗。但是她还是通过日常对话交际和生活的细枝末节来反映出当时社会百态,借幽默的沉吟来刺透唯利是图、假心虚荣的现象。她更喜欢用喜剧性场面讥讽人们的愚蠢自私势利及盲目自信等可鄙可笑的人性弱点。
在巴斯的街道上,你可能随时撞见简·奥斯汀。在她的文学艺术感召下,有关她的种种往事均会重泛涟漪。据说现在每年,全世界她的粉丝便会汇集巴斯,热闹的街区为之沸腾。此时我站在雅芳河围栏旁,想到年轻时读《傲慢与偏见》的恍惚,有朦胧般记忆。由此体会简·奥斯汀这样一位终身未嫁而将所有一切的情感注入文学创作的才女抑郁无奈的另一面。
在博物馆中发现另一则趣闻。1816年创作的《劝导》,因为她对结局不满意,要重写,没有出版过。她病逝后,哥哥亨孙·奥斯汀负责出版了《劝导》,并且第一次用了简·奥斯汀这个真名。我还收藏一张印有她头像的10英镑纸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