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2015年12月1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另类处罚
左妍
  左妍

  曾听我母亲说,二十多年前,她骑自行车闯了红灯,交警让她举旗站在路口执勤,直到抓到另一名违规(那时还不叫违法)者,“交接”小旗后才能走。我母亲认为这比罚款管用,因为很多年后她还是会想起这件事。

  “体验式处罚”其实古代就有。据《封氏闻见记》记载,唐代李封任延陵县令时,对情节较轻的一般罪犯,命令犯法者戴绿头巾,罪越重,戴的天数越多,直到刑期结束才允许解下来。如此一来,戴绿头巾成了奇耻大辱的事,这个县的犯罪现象便逐渐减少。

  类似处罚一直没有绝迹。今年8月,深圳交警在路口拦下乱穿马路者,让其戴上绿色帽子执勤;再近一些的例子是前两天,湖南长沙交警拦下乱开远光灯的司机,让其站在车前对着远光灯罚看一分钟。

  这样做好吗?点赞的人认为,乱开大灯可恨,这种处罚可让司机长记性;批评的人指出,这种做法有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意思,不符合法治精神,伤害了执法部门的公信力。

  我觉得,单就另类处罚的思路而言,还是值得提倡的。只不过,另类处罚如果用得不合理,很容易引发其他问题。比方说,从医学角度讲,如果司机盯着大灯看足一分钟,容易造成视觉疲劳,重新上路不安全。

  另类处罚用得好的并不少。几年前,我写过一则教育新闻,小学生上课折纸青蛙,老师罚他创作一首写纸蛙的诗。后来,诗登在校报上,得到老师的表扬,孩子因此改掉了上课不专心的毛病,学语文的兴趣也提高了。

  还有一个例子,河南驻马店市交警曾设置两间“驾驶员休息室”。长途司机因为疲劳驾驶而被请入休息室,这里不仅有床铺,生活用品也一应俱全。司机休息时,交警还将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这样一来,解除了司机休息不得的苦恼,预防了疲劳驾驶潜在的隐患,只是不晓得这等好事现在坚持得如何了。

  我想,处罚司机从来不是执法者的目的,真正的目的只有一个——安全。因此,以教代罚显然更具执法智慧。只不过,在这个讲究人性化执法的社会,凡事都有两面性,如何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还需多动脑子才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阳光天地(195期)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科研岂能“只认项目不认人”
化学作用
另类处罚
“孤儿药”不妨由国家储备
书子当自强
那些成天叫卖的高音喇叭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另类处罚 2015-12-15 2 2015年12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