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有梦。每个人除了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梦之外,往往还会有一个从小至老的梦。我的这个从小至老的梦便是在花甲之年出一本像样的书法作品集,并在京城办一个像样的个人书法展。
2015年,农历乙未羊年。既是我的本命年,又逢我的花甲之岁。这一年,金秋十月。《中国当代书法名家新作· 赵国柱》由荣宝斋出版社正式出版;“岁月墨痕——赵国柱书法作品展”在荣宝斋美术馆隆重开幕;谢云、陈洪武、吴为山、张旭光、朱培尔、胡传海、姜寿田、蔡树农、田树苌等书界师长同仁对作品集及参展作品给予好评或撰文褒扬。
我享受着圆梦的美好时光和快感:从小学三年级写仿接触笔墨纸砚并产生浓厚兴趣开始,到耳顺之年整整半个世纪了。作为五十年代出生的人,这几十年的经历恐怕只有同龄人才能读懂。因此,书法之于我注定也只能算是个业余爱好。尽管几十年来,或者迫于生计,或者忙于公务,都没有忘记练字,没有丢下书法,但却总是不能全身心地投入。
三年前,还在“驾辕”奋蹄、挥汗爬坡的我,突然遭遇“一刀切”的政策,退二线了。不久,八十多岁的老母亲也驾鹤西游去寻先她十多年而去的老伴了。一下子闲了下来,一下子没了牵挂,一下子大彻大悟。于是,“跳出三界”和了无牵挂的我便一头扎进毕生挚爱的书法世界,贪婪而又任性地独享着充裕的时光,读书、临帖、思考、创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饥似渴,“如胶似漆”。自然,花甲之年出集子办展览的梦境也就愈加清晰。像当年牵手恋人迈入婚姻殿堂那般,去年金秋时节的那个上午,秋高气爽,阳光灿烂,我牵手我的书法作品庄重而神圣地走进了荣宝斋。
展览期间,我又接到了荣宝斋出版社的正式约稿函,约我撰写《荣宝斋书谱·古代部分·黄庭坚·李白忆旧游诗卷》技法解析、集联集诗部分;展后没几天,又接到上海方面的邀请,邀请我年前赴上海朵云轩举办个展,且由《书法》杂志主办,朵云轩承办。同时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的我的信札、尺牍、随笔《亲情与感悟》一书也已正式付梓;由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赵国柱临黄庭坚廉颇蔺相如传卷》也正式申报了选题……
回顾充实而幸运的花甲之年,我觉得,人近老年,能静下心来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所挚爱的事业中,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实在是又一轮新的人生的开始。如果通过努力又能事业有成,那便是人生晚年之大喜了。
书法,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