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人狗未了情
妻子夏红更是哭得茶饭不思,精神恍惚,一个月瘦了二十五斤。亲友们安慰、劝导、陪她外出,都不管用。有亲友建议她带养一个小孩儿,以缓解眼前的痛苦。她没有答应。经过反复思量,她作出一个惊人的决定:“我想自己再生一个。”
再生一个?谈何容易!夏红已经五十六岁,而且绝经多年了。但是,为了让她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家人和亲友们都支持她。甚至医生都被她的执著感动了,为她制订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她积极配合,受尽了常人难以承受的苦痛。治疗一月有余,奇迹出现了——绝经多年的她竟然来了月经。虽然量很少,但那激动人心的一抹红,不仅照亮了她,也照亮了全家人的生活。
可是,医院的一纸诊断使全家人重燃的希望再一次熄灭。医生检查发现,她的子宫严重萎缩,即使有了月经,有了排卵,胚胎也无法着床。瞬间,夏红脸如死灰,绝望再次笼罩了她的生活。
怎么办?怎样才能把她从痛苦的深渊中拯救出来?无奈之下,弟妹花两千元买了一只原产于西欧的贵宾犬送给夏红。说来奇怪,这狗与郭义、夏红仿佛天生有缘,从看到它的第一眼起,他们就接纳了它。它长着一身巧克力色的鬈毛,与儿子小时候微鬈的头发惊人相似;毛茸茸的小脑袋,特别是那双圆润的小眼睛里流露出的怯生生、怜兮兮的神情,与夫妻俩内心深处的痛楚交织在一起,马上引起共鸣,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夏红像当年抱儿子一样轻轻地将它抱在怀里,小狗也乖乖地依偎着夏红。顿时,一股暖流从夏红心头涌起,瞬间流遍全身。失去儿子的她猛然间有了一种母性回归、重拾亲情的感觉,忍不住激动地说:“它就是我儿子,儿子回来了!”
我含泪听完他们的故事。回到他们家里,“妈妈”夏红一进屋就忙不迭地照料起“儿子”。只见她打来一盆水,为“儿子”洗脸、洗脚,“儿子”十分听话,仰着脸、伸出脚让“妈妈”擦洗。所有的动作都是那么娴熟、自然、得体、默契,把人世间母与子的那份亲情演绎到了极致。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老郭对我说:“‘妈妈’照顾‘儿子’尽心尽力,‘儿子’对‘妈妈’也情真意切,他们之间的感情无人可比。如果有谁欺侮了它妈妈,它肯定会帮妈妈出气。”为了证明给我看,老郭故意对妻子说,“打妈妈。”毛毛立刻跑过来,“汪汪汪”地对着老郭叫个不停,直到老郭说“好了,好了,不打妈妈”它才停住。
人狗未了情。一对痛苦的父母,失去了唯一的儿子,整日以泪洗面。在近乎绝望时,一条小狗来到他们身边,和他们组成了一个特殊的“三口”之家,终于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些许亮色……
某百年学府,七十七岁的潘教授家。白色的瓷盘子里,小半个吃剩的馒头封存在保鲜膜里。保鲜膜外,一张字迹已经退色的小纸条上写着:“这是小宏2007年2月13日早晨吃剩下的最后一块馒头。”
潘宏是潘教授的独生儿子,1973年出生,2007年2月13日早晨因心脏病突发离世。这半块馒头,就是儿子去世前一刻吃剩下的。在整理儿子的遗物时,潘教授用保鲜膜小心翼翼地把它包起来带回家里,至今已保存了八年时间。潘教授说:“这半个馒头是儿子最后的生活迹象,以后再也没有了,我要留着。”
被他留着的还有儿子死前发给妈妈的一条短信,这是儿子生命中的最后一声呼唤:“妈妈,我心脏不舒服。”
他和老伴儿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个让他们彻底崩溃的早晨。那天早上八点多,潘教授去上班,喜欢打太极的老伴儿晨练回来,接到了儿子打到座机上的求救电话:“妈,我很不舒服,您能过来一趟吗?”放下电话,老伴儿立刻打车赶往儿子的住处,出租车上,老伴儿拿出手机,才发现手机关机了。她迫不及待地开机,儿子在早晨七点钟给她发的短信立刻蹦了出来:“妈妈,我心脏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