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3月0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慢性肾炎病情发展的影响因素
姚瑶 蒋更如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肾脏科 姚瑶 蒋更如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一种病情迁延,缓慢进展,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一组肾小球疾病。

  许多因素会影响慢性肾炎的病情发展,如何才能更好地延缓甚至阻止慢性肾炎的病情发展呢?这是很多患者关心的问题,如果您患有慢性肾炎,下列几个方面必须加以关注。

  ■ 明确病理:慢性肾炎的预后和不同的病理类型密切相关。判断慢性肾炎的预后,首先建议尽早行肾脏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了解病情,指导治疗,评估预后。

  ■ 血压:慢性肾炎出现持续性高血压者,预后比无高血压的差。因此控制血压是控制慢性肾炎病情发展的关键之一,建议患者在家也要定期测量血压,注意自己的血压变化,血压要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如果24小时尿蛋白大于1g和/或出现了肾功能减退,血压则要尽量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一类被称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的降压药物具有在控制血压的同时减少蛋白尿和保护肾脏的独特优势,建议优先选用。

  ■ 饮食:无论是否伴有肾功能不全,控制饮食中的蛋白含量都是非常重要的。要注意优质低蛋白饮食,建议蛋白摄入不超过0.8g/(kg·d)。如果出现肾功能损害,建议蛋白摄入控制在0.6g/(kg·d)以下,如果肾功能受损严重,蛋白的控制要更加严格。蛋白质食物的选择应以鱼、瘦肉、鸡肉、牛奶为主,尽可能少食植物蛋白。可以在低蛋白饮食的基础上补充α-酮酸。另外,伴有高血压的患者还要控制钠盐的摄入,每天的摄入量要小于6克。

  ■ 避免感染:尽量避免感冒、腹泻等感染。如果发生感染要引起重视,及早就医,尽早控制。

  ■ 蛋白尿:要注意定期复查尿蛋白,建议以24小时尿蛋白定量作为主要观察指标。至少将24小时尿蛋白控制在1克以内,如果有可能,尽量将尿蛋白降到接近正常。

  ■ 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就诊时要提示医生自己患有慢性肾炎,请医生为您选择合适的对肾脏无损害或肾毒性最小的药物。

  ■ 血糖、血脂和尿酸:如果同时伴有血糖、血脂和尿酸的异常,要尽量把它们控制在正常范围。

  ■ 定期随访:定期随访需要关注血压、肾功能、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红蛋白、血电解质等指标的变化。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3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4版:全国两会·新民眼
   第A05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6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民生速递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3·15专版
   第A17版:3·15专版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6版:慢病/新民健康
“预防慢性肾病,应从儿童开始”
儿童肾炎的特点和防治
慢性肾炎病情发展的影响因素
慢性肾脏病患者如何合理用药
慢性肾炎都是急性发展而来?
新民晚报康健园B01慢性肾炎病情发展的影响因素 2016-03-07 2 2016年03月0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