骞芳莉、严诚忠、陈晶莹、樊芸、陈振楼、贾伟平、陈戌源和马兰8位代表审议发言后1小时,韩正、杨雄、徐麟、应勇等代表共回答境内外媒体近20个热点问题,涉及补短板、房地产调控、上海迪士尼、自贸区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科创中心建设、沪台合作等。
不打招呼 现场了解情况
中央电视台记者首先发问:“补短板是上海目前的一大课题,所有市领导都亲自带队暗访调研。市领导暗访是出于什么考虑?发现了哪些问题?”
“补短板既是一种思想意识,也是一种工作方法,工作中永远会有问题,问题一旦积累下来,一定会成为一种短板。对短板怎么看?有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到问题!”韩正回答说,“我们采用了一种不打招呼的方法,到现场去了解原生态情况。到现场看后,有些情况在办公室里是很难想象的,在会议室讨论是讨论不出来的,听汇报是没有这种感受的。”看了以后,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心声,增强解决问题、补好短板的紧迫感。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针对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譬如城市管理中间的“五违”问题,集中精力调研,到现场看了以后,针对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果断举措,社会反映是好的,人民群众是拥护的,效果也是明显的。我们今年还要持续推进,补短板成效的最终评判权应交给人民群众。
严管干部 抓住关键少数
在回答人民日报记者关于上海探索实施规范领导干部及其亲属经商办企业行为的提问时,韩正说,严格的制度和严格的执行,是从严管党治党的根本保障,要抓住关键的少数。当前领导干部亲属经商办企业,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个突出问题,必须正视并认真解决。上海于去年五月制定出台了这方面的规定。到去年年底已落实,对全市1802名省部级和局级干部进行全覆盖专项申报,之后又进行了核实甄别。在这个过程中,有182名领导干部亲属经商办企业是属于要规范的范围,到去年底,都进行了规范。绝大部分领导干部的亲属都退出了经商办企业,有10位被免去了职务,有10位调整了现在岗位,有1位辞去现在职务,还有3名严重违纪,正在接受组织调查。现在这项工作在上海已经纳入常态化管理,我们对领导干部进行动态管理,每年不少于20%以上的检查,凡是不符合规范的,一律不列入考察和提拔人选的范围。
房价走势 政府必须调控
在回答记者“怎么看待房价走势,会不会出台调控政策”的问题时,韩正表示,房地产是热点问题。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房地产市场现在全国各城市、各地之间情况差异性很大,昨天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因城施策,这是完全正确的。从上海的房地产市场来看,最近一段时间出现了一些非理性的过热的市场情绪,这种情绪抬高了房价,对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我们必须高度关注。住房是特殊的商品,政府必须要加强调控,调控必须是科学、符合规律。上海解决住房问题的根本是建立健全两个体系——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市场体系应当按照以居住为主、以市民为主、以普通商品房为主“三个原则”调控;保障体系就是要尽最大努力,多策并举,解决好中低收入家庭和困难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同时,对于违法违规扰乱市场的行为,应当依法严肃处理,以维护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
社会治理 创新核心是人
今年春节期间上海外环内烟花爆竹禁燃令得到落实,赢得市民一片叫好,在全国范围内也有很大影响。新华社记者就此发问:上海“十三五”期间在社会治理上有哪些目标和创新?
韩正说,社会治理创新,核心是人,重心在社区基层,关键是体制机制。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上海特大城市的特点来探索社会治理创新的新路,探索了两年,第一年听取意见,研究方案;第二年就是推进实施市委“1+6”文件;今年是第三年,继续深化实施。
过去在基层街道,基层大量的精力在于招商引资,现在全市街道取消招商引资之后,基层组织心无旁骛开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为居民服务,受到居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去年下半年以来,经过社会治理创新、加强基层建设,我们建立的一整套制度,经历了两件事情的考验。一是补短板“五违”综合整治。二是今年春节中心城区禁燃鞭炮,落实效果非常好,人民群众拍手称快。这件事情,首先是法治引领,我们通过一年的地方立法以后,在外环线以内禁燃,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支持,全市人民共同努力,在规定的区域范围里,实现了零燃放。“这充分展现了上海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大局意识,全市基层的战斗力得到了充分的检验。上海市民的素质非常好,我为全体上海人民感到骄傲!”
同胞骨肉 “两岸一家亲”
台湾中天电视台记者问韩正:“现在有很多台湾的朋友在上海就业、经商。未来如何能让沪台之间的交流更全面,更深入?怎么让年轻人能够有真正的体验式交流?”
“两岸一家亲,习总书记昨天在上海代表团专门讲到了,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韩正说,上海和台湾各地之间交往很密切,现在有很多台胞在上海读书、生活、工作、学习。上海在2010年和台北建立了双城论坛。这两年两岸青年人交往越来越密切,2010年4月份去台北访问的时候,我专门到了台北中山女高,亲身感受到,两岸青年人之间的密切交往是两岸发展非常重要的基础。我们应当全面学习和领会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海愿意和台湾在方方面面进一步加强密切交往,为两岸的和平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人口管理 上海目标明确
凤凰卫视记者向杨雄市长提问:“上海常住人口在近四十年出现首次下降,怎么看这个问题?”
杨雄回答说,上海是一个2400多万人的大城市,人口管理一直是比较重要的问题。根据统计局统计,去年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下降了近15万。主要还是因为我们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外迁使一部分劳动力随着产业外迁离开了上海。也有一部分非就业的流动人口,因为我们采取措施进行“五违”整治而离开。出现这个变化,我们觉得是符合上海特大型城市发展的方向,也符合我们疏解城市非核心功能大的方向。人口的升降和城市产业的变化会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在“十三五”也提出人口控制的目标是2500万,要实现这个目标,既要控制人口,又要让人才能够进来。从现在的变化来看,符合我们的预期,也符合上海长远发展的方向。
制度创新 负面清单再减
有记者问:自贸区即将进入第三年“试验窗口期”,接下来改革将如何展开?杨雄介绍说,自去年扩区以后,自贸区获得了长足发展,我们围绕制度创新这一核心推进工作。自贸区实施投资管理制度的改革,负面清单从最早的190项,到139项,去年到122项,今年肯定会进一步减少。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方面,国务院已经批复了上海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方案,我们准备今年4月1日在浦东全面推行。从贸易便利化的角度,我们今年着重做三件事情:降低进出口成本;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从1.0版升级到2.0版,今年所有和国际贸易有关的部门、单位都可以上线,在一个窗口办事;探索进一步扩大货物状态分类监管试点。
网络安全 立法正在推进
徐麟代表在回答网络安全的问题时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网络安全必须引起全民高度重视。当前围绕网络安全我们主要在做五件事:进一步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保护;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网络安全的审查制度和网络安全的技术标准;加强对网络安全方面的检查,进一步健全应急处置机制;从网络安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一直到产业化,形成良性循环;加强网络安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网络安全法》作为网络安全领域重要的法律,现在正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按照立法程序推进之中。
在回答记者关于科创中心人才建设的提问时,应勇代表说,上海在出台科创中心建设22条意见后,又深入调查研究出台制定了人才20条实施意见,着眼于实施更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完善更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努力把上海建成国内外一流创新人才的汇聚之地、培养之地、事业发展之地和价值实现之地。特派记者 邵宁 范洁 姚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