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2016年04月0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无伤大雅
沈月明
  沈月明

  今晨上海大雾,虽然造成不便,但还是发生了一桩浪漫而奇妙的事情。在临港新城雾特别浓重的地方,两个年轻男女走在环湖西一路上,因为雾太大撞在了一起,互致歉意并简短对话后,两人竟然一起牵手走了!——这是今天微信朋友圈上的事。

  当然,这是我编的愚人节玩笑,相信大家不会介意。

  4月1日愚人节据说是从19世纪开始在西方兴起的民间节日,这一天人们以各种方式互相欺骗和捉弄,到中午12时结束。愚人节玩笑一般不含有实质性恶意。

  西方媒体包括一些企业经常在愚人节捉弄公众。1957年愚人节,BBC在新闻中说,瑞士的面条树大丰收,农民都在树上收割面条。大量观众上当受骗,打电话来咨询面条树的种植方法。1998年愚人节,汉堡王在今日美国报上发布整版广告,介绍他们的新食物——左手汉堡,专为左撇子人士设计,啥都没变,就是全部旋转了180度,真有成千上万顾客前来品尝。

  以上两则可以看到西方愚人节玩笑的大致面貌。而今愚人节在中国也很流行,但基本停留在同事同学朋友圈范围。我们的愚人节目前更像是“整人节”,典型的愚人节玩笑有往夹心饼干里涂牙膏,往可乐里倒酱油,在饼干盒里放玩具蛇等。网上搜索愚人节,能看到一堆“整人大全”。甚至有人报假警也称之愚人节玩笑,更有甚者,愚人节这天一个高中生把发作业的女同学裤子一把褪到底。这些不是玩笑,简直是犯罪。

  实际上玩笑或幽默是一种非常高级的社交技能,也是一种非常有益的社会润滑剂。不仅普通人,名星、政治人物,甚至官方机构也需要适当的幽默,这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种体现。

  这些年年轻人特别热衷幽默和好玩的事物,比如“老友记”“生活大爆炸”等搞笑美剧的流行,段子手和“冷笑话精选”在微信微博上的火爆。这无疑是好事,但区分什么是幽默,什么是玩笑,什么是恶作剧,什么是穷极无聊,也是个人素养的必修课。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互动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公告
   第A17版:公告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记忆/夜光杯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目击
   第B04版:新民法谭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财经新闻
居民告赢环保厅的启示
无伤大雅
用法治营造和谐医患关系
扩展边界
“奇葩”
黄鹳归来与生态城市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无伤大雅 2016-04-01 2 2016年04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