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中路法租界消防栓
抢救性保护 予以收藏
昨天下午,记者跟随上海历史博物馆研究部副主任王毅前往多处现场查勘。首先来到复兴中路587弄门口。这座一米多高的消防栓通体呈淡黄色,显得十分古朴。它由“直筒”的矩形和顶部的扇形组成,两侧的出水阀清晰可见,但如今已被污物堵塞。消防栓正面印有“CMF”“PUMPING CONNECTION”字样。王毅告诉记者,这分别是上海法租界的英文缩写,和“水泵连接器”的意思。可惜的是,由于饱经沧桑,消防栓的主体已出现明显的多处侵蚀痕迹,斑斑锈迹随处可见。
王毅表示,这只消防栓为法租界遗物,有近百年历史,具有历史沧桑感,确实见证了上海城市的消防发展,有较高的文物价值。“我们决定予以收藏,立即实施‘抢救性保护’。”在瑞金二路街道办事处,王毅向街道社会发展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汇报了情况。该工作人员表示,将派专人实地查看,对接好迁址保护任务。
延安中路、外滩6号消防栓
情况较复杂 专门研究
古董消防栓远不只一处。位于延安中路1000号的上海展览中心靠近4号门附近的人行道上,同样立着一只“黑漆漆”的古董消防栓。记者观察到,它呈长方体造型,顶部有盖,两端有消防阀,但周身未刻字。“这只消防栓的历史同样可以追溯到‘租界时期’。”王毅指出,但由于涉及到人行道开挖,工程较为复杂,馆方将研究制定对策后予以保护。
位于外滩6号原中国通商银行大厦外的人行道上,同样矗立着一只黑沉光亮的消防栓,它身材比较“矮小”,呈窄长方体。旁边还残留着些许铁链。王毅称,该处消防栓的历史也可追溯到19世纪末,但由于它坐落在外滩附近,牵涉到较为复杂的“属地”问题,馆方目前正积极研究方案,考虑如何保护。
巨鹿路820弄 新式里弄消防栓
拟原址保存 加强维护
在巨鹿路820弄景华新邨小区大门口区域,同样坐落着一只高约50厘米的老旧消防栓。它为铸铁材质,顶端是朝外的两只弯头,整体造型像一只打火机。王毅指着小区门口挂着的“优秀历史建筑”铭牌向记者介绍,“景华新邨是老上海地产商周湘云于1937年在周家花园划出一部分建造的新式里弄住宅,该消防栓也是当时的配套建设。”
那么,该消防栓是否也可以迁址保存?王毅慎重地表示,根据不同的情况,保护的形式同样多样,迁址保存并非第一选择。“考虑到该消防栓为该新式里弄的一部分,我们研究后决定,或许原址保存对它来说,是最好的归宿,也更能体现‘整体性’的价值。”王毅称,希望所属的静安寺街道和景华居委会能加强对该消防栓的日常保养和保护。
“我们非常感谢热心市民对上海文物保护的关心支持,市民如果发现身边的其他文物或遗迹,也可直接联系上海历史博物馆,我们工作人员会立即上门查看。”王毅称,古董消防栓受到关注,也证明确实仍有市民关注“城市的记忆”。“非常欢迎市民给我们提供线索,身边的文物需要大家来保护。”
这4只古董消防栓可谓各自初步找到了“安身立命”的归宿,它们是否能顺利得到收藏、保护,本报也将持续关注它们的“命运”。
本报记者 徐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