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下过一场暴雨,江水倍觉浑浊,岸边的江面上漂浮着许多黑色杂物。江对岸的造船厂打击金属的声音隔江传来,江心每隔数百米便有一艘船舶驶过。身着户外服的刘壮志在江堤上走着,看到堤边一处小水潭和两间泡在水里的破房子,他告诉记者那里曾经是一个化工产品黑作坊,被志愿者们举报后拆除了。他和团队里100来个核心成员几乎每周都要到长江边考察,经常发现问题并举报。
他从小熟悉的这条江改变太多了,小时候能跳下去游泳,江豚司空见惯,慢慢地一个个工厂、码头、采砂场在江边出现,整条江都变了。2007年开始,他和一群户外运动爱好者们,从捡拾长江边的垃圾开始,关注起长江生态的方方面面。去年,他和伙伴们开始了一个计划,将江边工厂、采砂场、桥梁等对长江生态有影响的人类活动要素点在地图上作标识,并作长期跟踪,积累数据,观察动态变化。
“我们先从网上下载实景地图,然后分成几个小组,带着地图,以鄂州为中心,将长江鄂州段南北两岸各100公里分成四段,分别考察。将沿江每一个工厂、港口、桥梁、采砂点、渔船聚集点和排放站都标注在上面并拍照。”刘壮志介绍。目前,去年收集来的数据尚未形成报告,他们准备积累几年之后,制作一个动态发展示意图。“这样能看出变化,意义更大。”刘壮志说。这一“保护长江水环境(鄂州段)”入选湖北青年志愿公益项目大赛五十强。
刘壮志倡议,沿岸城市的公益组织都可做这件事,将一个大规模的数据积累工作“分包”消解。“做起来不需要花太多时间,我们每个周末跑1天,4个周末就完成了这项任务。”
刘壮志和伙伴们最高兴的,是看到了政府在长江保护上的决心和力度。“市政府在鄂州的报纸上已经公示,今明两年要把沿江非法的砂站、码头全部取缔。目前这样的点南岸有100多个,实际得到批准的只有20多个。”据他了解,湖北省政府职能部门今年也下达了相关的整顿方案。
首席记者 姜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