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社会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利用廉价商品“钓鱼”下套~~~
利用廉价商品“钓鱼”下套~~~
利用廉价商品“钓鱼”下套~~~
利用廉价商品“钓鱼”下套~~~
利用廉价商品“钓鱼”下套~~~
利用廉价商品“钓鱼”下套~~~
利用廉价商品“钓鱼”下套~~~
利用廉价商品“钓鱼”下套~~~
     
2016年06月3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利用廉价商品“钓鱼”下套
“免费送”陷阱线上线下骗你钱
徐驰
  只要来听讲座,就免费送锅;一天接到数个卖药电话,送来的却是普通维生素片;微信上看到宣传的“花好稻好”的商品因“开业促销”免费送,仅需“自理邮费”……近日,多名市民向本报反映,线上线下一个个“免费送”陷阱令人上当。

  送锅子“连环套”

  蒋女士的女儿魏小姐告诉记者,母亲陷入“免费送锅”的“圈套”中不能自拔。“总共加起来四五十元的东西,前前后后却收了我妈妈5000多元。”

  记者采访了蒋女士。“这可是纯金的,只要2000多元。”老人从一只塑料袋中拿出一根按摩棒,嘴上连称“摊”上“便宜货”。记者在购物网站中键入关键词,发现同类按摩棒只要几十元。

  魏小姐说,母亲收下免费锅后被拉去听了多场“讲座”,现场所谓的“老师”不断推销各种商品。

  先送药再买药

  李先生近日向本报反映,他天天受“卖药电话”的骚扰,几近神经衰弱。“我由于身体虚弱,常年需要服用一些维生素等保健品。”李先生告诉记者,一个月前的一个早晨,他接到一个快递包裹,打开一看,是某品牌保健品。李先生签收后接到一名业务员的电话,称保健品是他们送的,并登记了李先生的信息。原本以为事情到此结束,没想到电话“狂轰滥炸”刚开始,“一天能打四五个电话向我推销药品。”

  李先生最终汇款购买了两盒保健品,没想到拆开一看,竟然是普通的复合维生素片。“只是普通的售价几元钱的维生素,却要收我1000多元,实在是太可气了。”

  假货“噱”快递费

  身为“网购达人”的秦小姐平日不会错过任何一个“打折季”,没事逛网店成了生活习惯。一天她在浏览微信时,忽然发现平日里一直订购的一款化妆品“仅需自理运费,商品完全免费”。秦小姐告诉记者,面对这颇为“诱人”的条件,她下了订单。“快递费能有多少钱,肯定远比商品便宜咯。”秦小姐当时认为。

  很快,她就收到了商品,快递小哥说要收取运费20元。付完运费,秦小姐兴冲冲地撕开包装,可等来的却是失望。“化妆品是仿冒的,根本不值钱,也没有任何功效,甚至对人体还会有害。”直到这时,秦小姐才意识到对方打一开始就是冲着这20元快递费而来的。“没想到网购无数的我也会被坑。”她后悔不已。

  “免费送”要小心

  市消保委法务部主任汪鸫称,不少商家的“免费送”,本质上都是利用廉价商品套取更大的利益。他提醒,在遇到类似情况时要谨慎支付款项,尽量不要向商家提供与购物无关的个人隐私。

  汪鸫坦言,毕竟天上不会掉馅饼,“精明”的商家只会想着法子、变着法子让你“中招”。

  本报记者 徐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民生速递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公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23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生态上海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楼市
   第B0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03版:好吃周刊
   第B04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第B05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广告
   第B06版:美食专列·广告/好吃周刊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广告
   第B08版:公告
突发事 新鲜事 感人事 烦心事
“免费送”陷阱线上线下骗你钱
250多部被盗手机上午发还失主
打的遇克隆车 行李不知去向
“我换号了”新骗术登场
打车7公里耗时3年花28万余元?
小区油漆味散去 水质经检测合格
广告
新民晚报社会新闻A12“免费送”陷阱线上线下骗你钱 2016-06-30 2 2016年06月3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