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锅子“连环套”
蒋女士的女儿魏小姐告诉记者,母亲陷入“免费送锅”的“圈套”中不能自拔。“总共加起来四五十元的东西,前前后后却收了我妈妈5000多元。”
记者采访了蒋女士。“这可是纯金的,只要2000多元。”老人从一只塑料袋中拿出一根按摩棒,嘴上连称“摊”上“便宜货”。记者在购物网站中键入关键词,发现同类按摩棒只要几十元。
魏小姐说,母亲收下免费锅后被拉去听了多场“讲座”,现场所谓的“老师”不断推销各种商品。
先送药再买药
李先生近日向本报反映,他天天受“卖药电话”的骚扰,几近神经衰弱。“我由于身体虚弱,常年需要服用一些维生素等保健品。”李先生告诉记者,一个月前的一个早晨,他接到一个快递包裹,打开一看,是某品牌保健品。李先生签收后接到一名业务员的电话,称保健品是他们送的,并登记了李先生的信息。原本以为事情到此结束,没想到电话“狂轰滥炸”刚开始,“一天能打四五个电话向我推销药品。”
李先生最终汇款购买了两盒保健品,没想到拆开一看,竟然是普通的复合维生素片。“只是普通的售价几元钱的维生素,却要收我1000多元,实在是太可气了。”
假货“噱”快递费
身为“网购达人”的秦小姐平日不会错过任何一个“打折季”,没事逛网店成了生活习惯。一天她在浏览微信时,忽然发现平日里一直订购的一款化妆品“仅需自理运费,商品完全免费”。秦小姐告诉记者,面对这颇为“诱人”的条件,她下了订单。“快递费能有多少钱,肯定远比商品便宜咯。”秦小姐当时认为。
很快,她就收到了商品,快递小哥说要收取运费20元。付完运费,秦小姐兴冲冲地撕开包装,可等来的却是失望。“化妆品是仿冒的,根本不值钱,也没有任何功效,甚至对人体还会有害。”直到这时,秦小姐才意识到对方打一开始就是冲着这20元快递费而来的。“没想到网购无数的我也会被坑。”她后悔不已。
“免费送”要小心
市消保委法务部主任汪鸫称,不少商家的“免费送”,本质上都是利用廉价商品套取更大的利益。他提醒,在遇到类似情况时要谨慎支付款项,尽量不要向商家提供与购物无关的个人隐私。
汪鸫坦言,毕竟天上不会掉馅饼,“精明”的商家只会想着法子、变着法子让你“中招”。
本报记者 徐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