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 朱光)上海歌剧院已经演出了逾500场的歌剧《江姐》,以全新版面目昨晚首演于大剧院,为建党95周年献上贺礼。
1964年诞生的红色经典歌剧《江姐》是上海歌剧院几乎每年汇演的保留剧目。1965年开始排演《江姐》,先后造就了任桂珍、唐群、陈海燕、江燕燕、黄蕾蕾等五代江姐扮演者。而本次复排,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投影与舞台布景相结合,改良了舞美,使之更方便拆装运输,同时首创性地在该剧中加入了舞蹈,充分体现了上海歌剧院歌剧制作排演的综合实力,也使得舞台表现更多元,舞台效果呈现更丰满。
此次登上大剧院舞台的《江姐》剧组演员绝大多数都是年轻的“80后”。两位“江姐”何晓楠、周琛更是青春靓丽的“85后”。经过近年来歌剧沙龙、歌剧新空间、高雅艺术进校园等中小型《江姐》演出的“摸爬滚打”,她们已成长为上海歌剧院第六代“江姐”。第一次主演这样的全景大制作,她们内心不免紧张和激动。为了帮助她们揣摩角色,更好地完成代际传承。第一代“江姐”任桂珍老师出山,担任该剧的艺术指导,向青年演员们传经,从咬字唱腔到神情举止,对待细节精益求精。任桂珍始终认为:“要演好江姐,首先要做一个像江姐那样的人。只有当自己一身正气的时候,看观众、看搭档的眼神才是令人信服的,观众才会被你打动。这也是我演江姐最大的感悟与收获。”
两位“小江姐”还与剧组演职人员在今年5月赴山城重庆下生活采风,感受“红岩精神”。何晓楠与周琛告诉记者:“听到满场观众跟着自己唱《红梅赞》,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激动。尽管三场演出很快结束,但在我们心里,‘江姐’永远不会落幕。我们和其他一起排演的同事们一样,珍惜这样的机会,不仅只是上台表演的机会,更是接受洗礼、参与到革命精神世代相传的机会。我们会力争让自己做一个合格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