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文娱/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歌剧院全新版《江姐》首演大剧院
~~~上海歌剧院全新版《江姐》首演大剧院
~~~上海歌剧院全新版《江姐》首演大剧院
     
2016年06月3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85后江姐”礼赞红梅
上海歌剧院全新版《江姐》首演大剧院
■ 全新版《江姐》剧照
  据悉,歌剧《江姐》演出之后,上海歌剧院将于7月7-8日在上海文化广场上演音乐剧《国之当歌》,8月1日和10月20日还将分别在上海大剧院与上海音乐厅献演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为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及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献礼。

  本报讯(首席记者 朱光)上海歌剧院已经演出了逾500场的歌剧《江姐》,以全新版面目昨晚首演于大剧院,为建党95周年献上贺礼。

  1964年诞生的红色经典歌剧《江姐》是上海歌剧院几乎每年汇演的保留剧目。1965年开始排演《江姐》,先后造就了任桂珍、唐群、陈海燕、江燕燕、黄蕾蕾等五代江姐扮演者。而本次复排,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投影与舞台布景相结合,改良了舞美,使之更方便拆装运输,同时首创性地在该剧中加入了舞蹈,充分体现了上海歌剧院歌剧制作排演的综合实力,也使得舞台表现更多元,舞台效果呈现更丰满。

  此次登上大剧院舞台的《江姐》剧组演员绝大多数都是年轻的“80后”。两位“江姐”何晓楠、周琛更是青春靓丽的“85后”。经过近年来歌剧沙龙、歌剧新空间、高雅艺术进校园等中小型《江姐》演出的“摸爬滚打”,她们已成长为上海歌剧院第六代“江姐”。第一次主演这样的全景大制作,她们内心不免紧张和激动。为了帮助她们揣摩角色,更好地完成代际传承。第一代“江姐”任桂珍老师出山,担任该剧的艺术指导,向青年演员们传经,从咬字唱腔到神情举止,对待细节精益求精。任桂珍始终认为:“要演好江姐,首先要做一个像江姐那样的人。只有当自己一身正气的时候,看观众、看搭档的眼神才是令人信服的,观众才会被你打动。这也是我演江姐最大的感悟与收获。”

  两位“小江姐”还与剧组演职人员在今年5月赴山城重庆下生活采风,感受“红岩精神”。何晓楠与周琛告诉记者:“听到满场观众跟着自己唱《红梅赞》,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激动。尽管三场演出很快结束,但在我们心里,‘江姐’永远不会落幕。我们和其他一起排演的同事们一样,珍惜这样的机会,不仅只是上台表演的机会,更是接受洗礼、参与到革命精神世代相传的机会。我们会力争让自己做一个合格的接班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民生速递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公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23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生态上海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楼市
   第B0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03版:好吃周刊
   第B04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第B05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广告
   第B06版:美食专列·广告/好吃周刊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广告
   第B08版:公告
追逐洋IP 别丢中国魂
“85后江姐”礼赞红梅
编剧如何尊重原创
新民晚报文娱/文体新闻A20“85后江姐”礼赞红梅 2016-06-30 2 2016年06月3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