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6: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6月3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逢
邵南
  邵南

  第二次来到阿维尼翁。这一回是凉爽的仲夏之夜。邮局门前,树影婆娑之间,长途汽车停在老地方。想当初在此地仅逗留了一夜,不想时隔半年,一切于我依旧如此亲熟。穿过条条幽暗的小巷,从北门出城,上罗讷河桥,看一路教皇宫那熟悉的夜景,再从桥中段的小梯下到河中央的小岛。我住过的小旅馆还在那里。罗讷河水不舍昼夜,却未尝冲走这座小岛;而对岸的教皇宫下,每日每夜成千上万的人指指戳戳,教皇宫依然毫发无损。

  八点半,旅馆门前的庭院。一辆轿车缓缓停在我身边,从车里探出一个脑袋。

  “我们又见面了,邵先生!”

  “晚上好,帕斯卡尔!”

  我们就这么重逢了。

  帕斯卡尔年纪五十多岁。他家住布列塔尼,却在阿维尼翁郊外的一个村庄做巡逻值夜的保安。不值班的时候,白天就在阿维尼翁城里看看电影散散步,晚上就住在这家小旅馆,因此和旅馆的员工相熟。半年前的那个冬夜,我和他同住一间六床宿舍,同室的还有一个在诺曼底上学的中国留学生,三人相谈,良久不倦。后来,三人互留联系方式。帕斯卡尔说他从来不会用电脑,可是,“写信不也很好吗?实实在在摸得着的纸,体现着心境和情感的笔迹……”“我很乐意采取这种更温馨的方式”,我说。

  临睡,他说,我们可以去布列塔尼找他,或者再来阿维尼翁。

  “刚刚认识,相谈正欢的时候,却要分别了……”关了灯,睡下,帕斯卡尔遗憾地说。

  “很遗憾……”我说。

  “其实我们很可能重逢……在布列塔尼,或者阿维尼翁……”

  “我会努力的。那将是很浪漫的事……”

  “那不浪漫,那很实际。”帕斯卡尔说。

  此后我和帕斯卡尔书信往来。帕斯卡尔谈起入夏的阿维尼翁美景,并把他的工作时间安排告诉了我。我决定六月间再去一趟。临去前,我在他的手机里留了言。他的同事替他发邮件和我约定:六月八日晚上八点半,我们住过的那家旅馆前见。

  我去前台办理入住手续,帕斯卡尔等在一边。前台的两个大妈给了我33号房间的钥匙,热心地指点我怎样找到房间。帕斯卡尔忽然开口了:

  “他知道怎么走。他曾在这儿住过。”

  “难道你等的朋友就是他!”一个大妈惊呼。

  “你在这儿住过?那我们怎么没记录……也许很久以前?不是今年吧?”另一个大妈惊讶地问。

  “去年十二月三十日,我们有幸在这里相识。”帕斯卡尔慢悠悠地说。

  两个大妈愣了一下。然后捧腹大笑。

  笑了一阵,前一个大妈说:“从没听说过这样的稀奇事!一个法国人一个中国人;一个五十岁一个二十岁……只因一夜的萍水相逢,半年后又来赴约!”

  “他昨晚就向单位里请了假来这儿了,”第二个大妈回忆着对我说,“说是等一个朋友,结果一直在我们旅馆附近闲荡,也不见开车去哪儿接人。问他朋友怎么来,坐火车还是坐飞机,他说不知道。我们都笑他糊涂。”

  “太浪漫了,就像戏剧里写的!”前一个大妈说。

  “这不浪漫,”帕斯卡尔讷讷地说,“这很实际。”

  第二天,帕斯卡尔开车带我闲逛,一路尽是些青葱的田园,苍古的村舍。帕斯卡尔说:“在旅馆里我每天都遇见外国人,但大多难以沟通。我一直在想,如果世界上各个民族之间没有语言的障碍,也许我们会发现,彼此之间其实很相近。”

  薄暮时分,他带我赶往塔拉斯孔,因为我在那儿预订了下一夜的旅舍。

  那是个星期天。塔拉斯孔小城家家门户紧闭,萧瑟得有如空城。由于旅舍很小,门面不起眼,他带我绕了几个大圈才找到。

  从宽敞而幽暗的门厅里跳出来一个活泼的小伙子,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然后愣愣地看看我,看看他。

  “你就是那个订了我们床铺的……SAO?”他犹豫着对我说。

  “正是本人。”

  “那……这位?”他看了看帕斯卡尔。

  “我的朋友。我不住。”帕斯卡尔说。

  小伙子便招呼我去拿钥匙。我请他稍等,我要和帕斯卡尔道别。之后我又请小伙子给我们照张合影。小伙子答应了……唉,一年何其短暂,而今我对那个感伤的时刻铭记犹新。

  我跟他长得的确不像。何况,从照片上看起来,他的体格几乎比我大出一倍不止。

  那个傍晚,帕斯卡尔的背影消失以后,夕阳西下的古城显得愈发苍凉。

  离开法国的时候,我匆忙间跟帕斯卡尔在电话留言里道了别。回到上海家中,赫然发现帕斯卡尔在MSN上加我为好友。

  “他不是说过他从来不会用电脑的吗?”惊喜之余,我暗中思忖。

  可是没过几天,帕斯卡尔竟然来找我聊天了。

  “你好,南,我是帕斯卡尔。”

  “你好,很惊讶在这里‘见到’你!”

  寒暄过后,我刚想问他怎么学的电脑,那边发来一行字:“我是帕斯卡尔的儿子,我正帮我爸爸和你聊天。”

  我们就这样聊了一刻来钟。

  稍稍间断了一会,然后大出我的意料,聊天窗口中又是:“你好!”

  我正在想,怎么又从头开始?

  “我是帕斯卡尔的女儿。”

  原来换人了。

  ……

  又过了刻把钟,忽然又停了一会,接着跳出来一行字:“邻家老太太来串门了!”

  “那我们下次再聊吧。”

  “下次聊,再见!”

  “再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民生速递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公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23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生态上海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楼市
   第B0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03版:好吃周刊
   第B04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第B05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广告
   第B06版:美食专列·广告/好吃周刊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广告
   第B08版:公告
文化杂咏·西游
重逢
《红楼梦》里的端午节
心祭
生命不止 奉献不息
新民晚报夜光杯A26重逢 2016-06-30 2 2016年06月3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