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本版列表新闻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费尔普斯教授谈草根创业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费尔普斯教授谈草根创业
     
2016年07月0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拥有孕育创业创新的好土壤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费尔普斯教授谈草根创业
谈璎
■ 费尔普斯教授近照
  首席记者 谈璎

  人物肖像

  埃德蒙·费尔普斯教授,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他于1982年获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等中国多所大学授予他荣誉教授。此外费尔普斯教授还担任美国经济学协会副会长、美联储学术会议专家、美国财政部和参议院金融委员会顾问、《美国经济评论》编委等。

  教授年已八旬,一头银发,脸上常露出顽童般灿烂的笑容。他的研究工作将“我们所了解的人”放回到经济模型中,努力找出信息不完整的原因并研究市场期待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他将这种观点应用于失业、经济增长、商业波动与活力等相关问题的研究。

  2013年,费尔普斯教授出版了一本后来很著名的书——《大繁荣》,副标题是“大众创新如何带来国家繁荣”。李克强总理曾在很多重要场合推荐大家读一读这本书。2014年费尔普斯教授在中国政府“友谊奖”颁奖现场,把书的中英文版送给李克强总理。总理接过书,笑得很开心,告诉教授“您的这本著作我已经读过”。

  费尔普斯教授有一位美丽贤惠的太太,低调地陪伴在他身边,两人堪称夫妻相。他业余兴趣爱好广泛,吹小号为其中之一,大学时代便是乐队的小号手。

  当然,中国也是费尔普斯教授喜爱的研究对象。因此,6年前他开始担任新华都商学院院长。

  科学负责发明 商界推动创新

  上周,埃德蒙·费尔普斯教授来到北京,在新华都商学院举办了一场关于草根创业与国家繁荣的网络大课,吸引近50万关心创业创新的网友收看收听并提问。

  话题从《大繁荣》这本书开始。费尔普斯教授的观点具有颠覆性:科学发明不等于创新,商界是推动创新的重要力量。他提出,创新这个议题并没有得到大家的深入理解,大学生、经济学研究生等接受到的有关创新的历史知识或创新理念方面的教育非常过时,已经不适应这个时代了。“至少在我写这本书的时候,很多人将发明这个词等同于创新,对于经济学家来说会区分这些概念。”

  在他看来,实际上发明只是一种创造,长期而言可能会成为创新,也可能不会成为创新。因为创新必须是能够得到使用的,不管是新的产品还是新的方法或者做法。它跟发明从概念来说不一样。

  书中一个实质性的观点是,创新尤其是无所不在的创新,19世纪20年代开始进入到英国和美国的经济体。再晚些时候进入了法国和德国的经济体。这种创新由商界推动,商界拥有各种各样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些新的产品和新的方法。“所以说,商界的确具有很大的创造性,可以创造出新鲜的事物,这些观点跟大学里所教授的观点正好是背道而驰的。因为在大学里面人们学到的,是通过科学实现创新。”

  书出版以后,他希望大学里教授们的观点能够有所改变。之前主导的理论,可以追溯到100年前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其代表人物是熊彼特,熊彼特提出创新是科学家的专利,科学家以及航海家这类人才能推出创新。“他的第一本书就说商界是没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他的观点和我完全不一样。”

  费尔普斯教授认为,创业家和创新者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创业家不断寻找机会,一有可能就将这些机会成功转化,转变为更加好的商品或成本更低的生产方式等。企业家或者说创业家具有较宽阔的视野,眼观六路寻找机会。

  而创新者是另外一种人,他们关注较狭隘的领域,但非常深度地在一件事情上钻研,获得一些新点子,找到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或生产出新产品等。创新者并不一定是最好的管理初创企业者。对创新者而言,需要专业的经理人帮他运营企业,这样的人需具备各方面知识。

  中国具有强大的企业家创业精神

  在中国,一直流行着一种说法:国人的创业创新意识要弱于欧美发达国家。费尔普斯教授对此明显有不同看法。他说,通过对中国、美国和欧洲在这方面的比较,发现中国蕴藏着能量巨大的企业家创业精神,近几个世纪以来都是如此。教授举个了例子,一位爱尔兰的经济学家当年来到开埠后的上海,根据他笔下的描述,在上海每个街角充斥着企业家,这是非常令人想不到的惊奇体验,每个地区都有创新创业的脉搏在跳动。“我觉得中国人到现在为止,还是保持着非常好的创业精神。”

  对具有创业创新优势的美国来说,也存在不足。他批评说,公司管理层官僚主义严重,同时CEO更多关注短期既定的目标,而不是走出去眼观六路发现机会,真正的机会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

  在欧洲,欧盟内是有一些企业家,但人们在创办企业时受到这样那样的约束,由于法规的监管使得创业成本变得非常高,风险也很大。所以总的来说,从企业家、创业精神角度看,中国优于美国,并且大大优于欧盟。

  除了创业精神,创新意识也一直在他的观察之中。6年前成为新华都商学院院长之后,费尔普斯教授定期会来中国。“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比照欧美,到底中国人能不能成为一个好的创新者?当时很多中国朋友都告诉我,这个太困难了,受制于中国的教育体系,学校里面根本上缺乏对学生独立思维的培养。但是我们现在已经看到了,这样的想法并不一定对,现在的中国有非常重要的一些创新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教授有一个研究团队,研究了有关欧美以及中国的创新速度,发现美国的确在创新速度方面是排在第一位的,中国排名第二。20年以前肯定不是这样一个状态,那时欧洲的一些主要国家排在中国前面,但是它们现在落后了,排名被中国反超。

  他总结说,在创业和企业家精神这方面,中国一直表现很出色;而在创新方面,中国开始展现优秀的业绩。

  创业改变命运并为社会创造就业

  创业者不仅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勤劳改变命运,还为社会创造了就业机会。大量的创业群体出现,将改变国家的未来。费尔普斯教授希望通过商学院的教育,能够帮助培养和打磨创业者,实现自己的梦想。

  他对在线聆听对话的创业者们给出了建议。“首先,我想祝贺大家开始从事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新职业。相比在一家大机构或者大公司的工作来说,创业是更有意思的一个旅程。在帮助人们创业方面,我想商学院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他解释说,首先能够让创业者了解一些基本的方法,比如说怎么创办企业,企业融资怎么解决,市场营销怎么来做。的确,市场上有这样的例子,没有经过商学院培训的创业家一夜之间靠一个好点子成名。

  但实际上,创业家在企业早期阶段需要得到外来的帮助,这种专业知识是不可替代的。对于有一定教育背景的人来说,专业知识、融资等方面可能不需要有太多的帮助,但他还需要更多了解有关创业精神的内容,包括伟大的企业家是怎么一步步成长的,他们有什么样的品格特征,他们需要学习什么才能最终成为伟大的创业家。

  创新不是领导者的特权。费尔普斯教授提议,应该鼓励创业者、公司管理层、CEO等更具有创新性和想象力,同时对于中层管理者以及一线工作人员,一样可以鼓励他们集思广益,通过构想出的创新点子为公司做出更大贡献。

  教授最后说,成功不仅仅意味着赚钱。当你的创新点子逐步走向成熟,最后取得成功,得到的满足感是无与伦比的。那种感觉就像古代的商船经历波折最终到达目的地港口。赚钱当然也有乐趣,但是人生的乐趣绝对不仅止于这一点。美好的生活,需要有更多的体验和冒险,包括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在探索过程中你不知道会遇到什么,但整个过程却异常充实而丰富,你会由衷为这些不确定性而着迷,从事这样一种探索新鲜事物的职业是非常有意思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2016年夏令营热线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2016法国欧锦赛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互动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4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家装专版
   第B06版:股市大势/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福彩专刊
   第B08版:互联网天地/金市汇市/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4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C06版:专版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专版
   第C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中国拥有孕育创业创新的好土壤
不建议国家储蓄率处于过高水平
新民晚报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B02中国拥有孕育创业创新的好土壤 2016-07-09 2 2016年07月0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