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宋宁华)女科学家、女海归、全职妈妈、“广场舞大妈”,这些看上去完全“不搭界”的人群将走到同一个屋檐下。今天,浦东新区第四次妇女代表大会开幕,大会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浦东新区妇联四届执委会。
记者了解到,和过去妇联执委会成员以体制内的女性为主不同,此次浦东新区妇联在群团改革上迈出实质性一步,首次大规模扩容,吸引了包括海归、全职妈妈、“广场舞大妈”等体制内外各行各业的优秀女性,打通服务妇女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最近,“张江O2O丽人之家”的创始人李苡嫚有了个新身份,当选为张江镇妇联的执委。在海外呆了十几年后,她回到张江创业,也留意到了张江女性群体的需求:放松、解压、彼此帮助。如今,“丽人之家”在张江女性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此次选举,李苡嫚不出意料地入选张江镇的妇联执委会。
马璟,国家上海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女科学家、女博士,这次也加入浦东新区妇联的队伍中。“我已经将许多行政性事务交给总经理,将来会腾出更多时间精力参与到妇联的公益性活动中,利用专业知识,帮助更多女性、弱势儿童等。”马璟表示。
和海归、女科学家等“高大上”女性相比,许多寻常女性也为此次浦东新区妇联输入新鲜血液。在唐镇,新加入执委的熊艳是一名全职妈妈,她倡导发起的金爵创意亲子乐园凝聚许多年轻白领,每次活动总是人气火爆。她开玩笑道,“我们也是‘拼爹拼妈’的,是把社区的爸爸妈妈拼在一起资源共享,把孩子拼在一起健康成长。”
此外,还有一些在居民中颇有号召力的“广场舞大妈”,也被吸纳到妇联组织中,让基层活动“活”起来。
浦东新区妇联有关负责人表示,过去在人们印象中,妇联管的都是“婆婆妈妈”的事,组织动员力和凝聚力不足。因此,此次浦东新区妇联在群团改革中,首先抓住“开源”的环节,扩大组织构架的多元化,探索组织设置的社会化。
此次“开源”的力度前所未有,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此次街镇和居村两级妇联执委会进行扩员后,街镇妇联执委数量从373名增加到1104名,其中兼职副主席从原来的55名增加到144名;居村妇联执委数量从4560名增加到17774名,其中副主席从原来的332名增加到2398名。
数字扩容的同时,人员结构也“百花齐放”——新增补执委年龄从21岁到60岁,来自金融、科技、教育、文化、医疗、社会组织等各行各业。在这些“领头人”的带动下,通过项目化运作的“三级联动”运行机制,将打通服务妇女群众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