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亮透亮地照在碧绿的羽片扇形叶上,乌黑光泽的叶柄,细亮细亮直挺挺地耸立着,衬托得小巧可爱的叶子十分雅致。这是清丽脱俗的铁线蕨啊!“少女的发丝”是她的雅号,我不禁由衷赞叹。
可不?透过玻璃窗朝外一瞧,小绿园的砖墙上,繁茂地长着一丛丛不可思议的铁线蕨。
“怎么有这么多、这么漂亮的铁线蕨啊?”妹妹惊叹不已。
“本来只有几株,是孢子成熟后自行繁殖起来的!”我语气中有掩藏不住的得意。
铁线蕨分布在非洲、美洲、欧洲、大洋洲和亚洲,虽是野生植物,却因有着高贵的气质,受到人们喜爱。虽然不比隔邻家九重葛的明艳和软枝黄蝉的亮丽,却出落得清新脱俗,十分耐看。我家小绿园里原有的那几丛杜鹃、万年青、桂树和松树,也因为铁线蕨“呼朋引伴”地出现,更添加了几分秀雅的风姿和情韵了。
想起夏天的一个早上,我在离家不远的花贩摊上,惊喜地发现了一整排铁线蕨的盆栽,那繁茂碧绿的枝叶,一如天真纯洁的少女,带点儿羞怯地静立于热闹的市集,于是我兴冲冲地和熟悉的花贩阿强攀谈起来,请教他能否将盆栽植于我家墙头,让它们像瀑布般倒垂生长,阿强眨眨眼有点儿犹疑起我的想法,但最终还是点头说:“应该可以”。
毫不犹豫的,我预购了十五株种植在小钵里的铁线蕨。每株新台币五十元。
这在我眼里,是绝对的物超所值。
一幅绝美的想象蓝图,便在脑中成形了:光溜溜的另一面墙头,将不再“秃顶”,很快地,它们将拥有飘逸的碧发,在微风中轻拂,在星光下密语,让小绿园益增诗的情趣。 小园的绿于是成为绿的音符,绿的火焰,绿的笑声和绿的呢喃,就像我所知道的,唐朝大诗人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那么,因着铁线蕨的加盟,“小绿园”也不妨号“少女的发丝”,岂不妙哉?
第二天一大早,阿强将美丽的铁线蕨带来了,依我的构想,一一倒置于墙头。他取出种在栽盆里裹着泥土的铁线蕨,规划等距离,将它们一株株“拦腰”压以长长的塑胶细绳固定起来。不一会儿,变魔术似的,这在墙头一字排开的铁线蕨,看着竟像畅雨过后的旱漠,一夜之间,百花怒放,万物齐发,充满了令人欢呼的生命力!我心满意足地连连称谢,为自己的“创意”感动不已。
然而,夏季里,连连平均高温三十五度上下,炎热异常。真是天大的不妙,原本清姿盎然的绿叶开始脱水,铁线蕨明显萎顿了,有气无力地垮拉着叶身。我上网寻找有关铁线蕨的养护方法,力图拯救,一看,不得了,它们适合高温多湿之地,绝对忌讳阳光直射!高高的墙头岂能遮阴?慌乱之中立刻做出决定,将一株株铁线蕨自墙头移除,重新栽入花圃,有的植入杜鹃花丛旁,有的紧邻七里香,也在尚有空间的花圃上掘土,想让几株看来还算健康的铁线蕨换个新住所。
再取其中四株,放入小钵,让它们成为室内贵宾,仔细观察,随时补充水分。在阳光柔顺的早晨,移至窗台,让它们轮流吸收健康的紫外线,心里祈祷着老天爷赐给它们重生的机会。
资料中说,铁线蕨性喜疏松透水,肥沃的石灰质土砂壤土,可是家中花圃的土质,是再普通不过的,甚至,还不时有流浪猫的粪便污染,这些含有毒素不够健康的陈年旧土,能提供什么养分给已经晒得奄奄一息的铁线蕨呢?
是我的异想天开害死了新来的铁线蕨!一共十五株啊!干燥炎热的空气使绝大多数的铁线蕨枯竭了,我看着又干又黄的枯叶残枝,对自己的无知与失职感到羞惭,它们原本可以安全地被保护在适当的环境里,却因为我不切实际的浪漫幻想,曝晒而死!
原谅我,请原谅我,面对幸存的四株铁线蕨,我难过地低下头来,后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