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海卫生系统唯一的普通高中学生社会实践市级基地,仁济医院开设了门诊导医、满意度测评、音乐志愿、病区陪伴、志愿者管理等适合高中生参与的志愿服务岗位,并提供饮食、防护用品等一系列志愿服务保障措施。从今年开始,上岗前,高中生们还要接受急救培训,掌握心肺复苏术和海姆立克急救法,以应对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
“每年开学典礼,望着台下的新生,我总是在想,他们中的多少人是因为喜欢医科而报考了医学院,又有多少是无奈之选。”闵建颖曾经在上海交大医学院任职,她说,医院之所以愿意花精力组织高中生志愿者队伍,正是为了希望若干年后,有更多的学子愿意穿起白大褂,加盟医学大家庭。
当医生,是上海市实验学校高一男生沈天正从小的就梦想。今年暑假,他在仁济医院东院进行了将近一星期的志愿者服务,主要负责在皮肤科门诊护士台处回答病人问题,安排病人按序进入诊疗室。一次,一名80多岁的老先生乘了两小时车从郊区赶来。沈天正不仅耐心回答了所有问题,还把挂号、付费、拿药的流程仔细写在一张小纸片上。“当他握住我的手一个劲道谢时,我心里的美妙无以言说。”
“在开发社会实践资源时,我们也曾经动员一些在医院任职的家长牵线搭桥,起初,有些家长第一反应就是,医院那么脏,让孩子来干吗。”敬业中学副校长王飞红感叹,社会实践活动要得以顺利开展,也离不开家长观念的改变。在组织学生参与仁济医院的志愿服务后,同学们反映,“被需要”的感觉给了自己从未有过的自信。这也让更多的家长对孩子的医学体验之旅投下了赞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