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举报后,通过英文查重软件系统对该论文进行查询,发现被举报论文的文本相似度高达31%。将这篇论文与查重软件中检索出的与其相似度较高的几篇论文一一对比,发现部分图表也十分相似。”
——美国知名论文抄袭监察网站Plagiarism Watch报告称,有读者匿名举报发表于巴西SCI期刊《遗传学和分子研究》的一篇来自中国研究组的编号为“GMR7730”的论文,存在严重抄袭。
“这些论文均存在文本与图表上的相似性,且研究主题多与生物基因相关,作者均来自中国,有的甚至发表在同一本杂志的同一期。”
——该网站推测,有论文代写公司与杂志社勾结,为部分中国医生发表造假论文以从中牟利。
“医生论文造假属于学术不端行为,但除了医生个人原因,其中还存在医生职称评定标准问题。在国内,医生的升职普遍与论文发表挂钩,这间接导致部分对科研不感兴趣,或者其业务与科研关系不大的医生,宁愿造假也要发表论文。”
——医学论文被曝涉嫌抄袭并不鲜见,对此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周子君分析。
“医学论文代写黑市的确存在,有时候甚至不需要医生自己去找,‘枪手’自然会上门询问。曾收到枪手发来的邮件,里面对各等级论文‘明码标价’,一篇论文有的要价上万元。”
——一名医生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自己写的论文有时想要刊发也并不容易,曾向某医学刊物投稿,后来刊物联系他表示论文要登刊,需要另交2000到3000元的“版面费”。
“以医疗资源较为紧张的儿科而言,医生每天工作量极大,的确没有太多时间去写论文,建议医院为有科研需求的医生提供一定的时间,让医生能安心在家写论文。”
——首都儿科研究所一名医生说,有些医生觉得科研对提高业务能力作用不大,救治患者比写论文更加重要,因此干脆放弃了升职。
“医生分很多种,有临床型医生,还有研究型的医生。对于大医院尤其是研究型医生来说,要求做科研写论文是很重要的,但是对于一些临床医生、社区医生,有时候要求他们去做科研没有必要,也是强人所难。”
——不少医生指出,在职称评定上应该根据不同级别医院、不同类型医生,采用更加多元化的标准。
“工作繁忙不是写不出论文的理由。尤其对于从事临床工作的医生而言,只要经过正常的科研培训,具备一定的专业学术素养,临床中很容易找到科研题目,写出一篇论文也是相对简单的事情。”
——北京安贞医院一名医生说。
“医生发表论文一般和职称评定有关,如果发现有抄袭作假的行为,一般由医院内部人事组织对其进行取消职称评定资格等处罚。根据情节轻重,医院会给予通报批评、降级、停职等不同的处罚,但是因此被停职或开除的医生较为少见。”
——针对医生论文抄袭作假的处理,一名医生回应。
“国外医生没有复杂的职称评定体系,不被强制要求必须发表论文,科研一般是出于个人爱好,若出现类似情况则属于学术不端行为,当事人在业界的名誉将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因此请辞。”
——一名业界专家解读,类似事件发生在国外的可能结果。
本栏编辑 范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