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9月2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生“秋游季”又至
如何与自然科普“嫁接”?
金旻矣
  秋分过后,申城气温舒适宜人,公园绿地秋意渐浓,最适合秋游的季节又到了。记者在各大公园观察发现,学生们面对美丽的自然界,却宁愿做“低头族”,秋游竟成了“换个地方玩手机”的代名词。春秋游,该如何与自然科普教育结合?

  不少学生当“低头族”

  上周末,一年一度的“生物自然寻”活动在滨江森林公园开展,孩子们跟着生物学专家、志愿者探寻公园里的野趣,爬山坡,钻草丛,观飞鸟,找昆虫,玩得不亦乐乎。一位“80后”家长感慨地说:“现在的孩子接触自然的机会太少,学校里的自然课常被主课挤占,优秀的自然老师也欠缺。”

  另一位家长则表示,前几天小孩学校刚组织了秋游,原以为平时对花鸟鱼虫很感兴趣的儿子,会借机看看郊外有哪些市区看不到的物种,不料孩子回来后写的作文里,通篇只见游乐场、野餐和打牌,没有半点儿“自然”的气息。“如果能把春秋游和科普教育结合起来,有专业的老师带领、讲解,就好了。”这位家长说。

  在本市公园里,记者观察到,春秋游的孩子们要么闲逛、疯玩,要么坐在一起当“低头族”。在辰山植物园,记者曾看到,一些身穿校服的春游学生坐在树屋的房间里,齐刷刷掏出手机,刷微信,打游戏。而在共青森林公园里,也有一些秋游学生,三三两两坐在长椅上,长时间看手机。

  抬起头就是真实而美丽的世界,孩子却宁愿低头沉浸在手机的“虚拟世界”中。春秋游,是仅仅让孩子彻底放松、“换个地方玩手机”,还是应在玩乐中兼顾学生了解自然、接受科普教育的需求?

  园方可提供导赏服务

  本市野保部门表示,上海动物园、上海植物园、辰山植物园、共青森林公园等,都是科普教育基地。这些公园,都有接待大批量学生的能力,园内也都开发了一些针对学生的科普教育课程。

  如上海植物园身兼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除了老牌生态探索活动“暗访夜精灵”外,还长期开展“自然课堂”和“园艺沙龙”两项活动,全部面向青少年开放。植物园也积极配合市教委“二期课改”的内容,努力使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公园,成为孩子的“第三课堂”。

  植物园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有学校提出需要导赏类的服务,或者咨询可以有哪些自然观赏类的路线、课程可以提供,园方很愿意提供帮助。然而,在春秋游团队中,主动提出希望园方配备导赏员的学校,数量非常少,“一般都会询问有哪些大型游乐设施,对于科普这块的关注比较少。”

  更有甚者,部分学校会将春秋游项目承包给旅行社,有的旅行社配备的导游,虽然也会给孩子们讲讲植物,但由于专业知识匮乏,却传输了错误的知识,有些甚至连植物名字都讲不对。“有一次,我听到一名导游指着一大片郁金香,对孩子们说‘这些花叫做太阳花’。她带的都是幼儿园的小朋友,看不懂边上插着的名牌,只能听她讲。”上海植物园的黄梅林表示,自己就曾遇到过不下三四次“讲错植物”的旅行社导游。

  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美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要在春秋游期间,给孩子们进行专业老师带队的自然科普教育,其实非常困难。因为春秋游时,孩子是大批量、同时间进园,配备的导赏员太少,讲解效果比较差,配备的导赏员太多,人手又会紧张。此外,有些学校可能还会考虑到安全问题,因此倾向于让团队经验丰富的旅行社带队。

  对此,市野保站副站长涂荣秀表示,本市很多科普教育基地设计了自主学习的课程和活动单。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自然之美。

  本报记者 金旻矣

  欢迎读者扫描右上角二维码下载新民邻声APP,进入话题板块对本文进行评论互动,部分优秀点评将刊登于明日本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45公里双桥滨江纪行
   第A05版:45公里双桥滨江纪行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康健园
   第A22版:康复/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保健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1版:特刊
   第B02版:特刊
   第B03版:特刊
   第B04版:特刊
   第B05版:特刊
   第B06版:特刊
   第B07版:特刊
   第B08版:特刊
传达民情 汇聚民意
学生“秋游季”又至 如何与自然科普“嫁接”?
健身前先体检为宜
流动售椅摊
请您为“一号工程”盾构机取名
有困难,找“银扶手”帮忙
广告
新民晚报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A07学生“秋游季”又至
如何与自然科普“嫁接”?
2016-09-26 2 2016年09月2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