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命名了丝绸之路,百年来,这尘封沙埋的古商道,重新成为全世界人回望历史、共享文明、重温和谐的心灵之窗,成为了东西方融合和交流的对话之路。
丝绸之路绘事录创作者、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艺术家谢振瓯说,在西域,他犹如阿里巴巴面对的芝麻开门,大半生的艺术创作投身于此,甚至举家迁移到西安7年之久。1979年谢振瓯读了一本史料,动念画起了长卷《丝绸之路》,尔后至今,便继续着以此为释疑解惑的漫漫丹青路。谢振瓯一次次出入河西走廊,新疆南北,山口关隘,力图用工笔虔诚地描绘下充盈着历史、地域、人种族群的玄奥。
近百张绘画在展厅里回廊式地环列,像一首波澜壮阔的叙事史诗,无不出自于对汉唐气象的回望,出自于丝绸之路上多重古代文明交互沉淀的探询。
谢振瓯自己说,他生于江南水土,纵情伊犁特曲的刚烈,也会远念绍兴花雕的绵厚。他1个月前才与肖谷院长相识,办展意愿是一拍即合。谢振瓯说他用了40年编织了“丝绸之梦”的梦,最初的几十年非常艰难,仅能依靠文字图片资料来创作。此次展览选录了其中100张作品来表达他的丝绸之路,纪录了他大半生的持久苦旅。
展览持续到10月16日。
本报记者 乐梦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