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调整学位点力度之大或出人意料,共有25个省份的175所高校大幅撤销576个学位点,包括大量博士学位授权点。此外,共有25个省份的178所高校增列了366个学位点。由于长期以来不少高校办学功能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不鲜明,加上招生规模扩大,导致专业设置如盲人摸象,不经审慎的市场调研和论证就一窝蜂地追求热门专业或追求专业设置的“高大全”。
若干年前,市场营销、公共管理、计算机等专业成为时髦“新贵”,但如今这些当初的热门专业“生产”出来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遇冷”已成平常事。“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也回归理性,在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下,如何突出院校特色、集中资源发展优势专业,将成为高校的新选择,早期由于规划不合理而设置的专业或将被逐步暂停和淘汰。”麦可思教育研究专家于娜分析说,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让专业淘汰科学有序地进行。淘汰专业不同于踩急刹车,哪些专业确定退出、哪些专业可以“留校察看”、退出专业的学生和师资如何安置、如何公示和做好沟通工作,都是校方要处理的棘手问题。这就需要高校建立起完善的专业预警与退出机制。
“增加或撤销专业和学位点,也是国际通行做法。”于娜举例说,几年前,美国西伊利诺伊大学遭遇资金困难,宣布撤销非裔美国人研究、哲学、宗教研究、女性研究等4个专业,立时引来师生喧哗及社会质疑,哲学系教授们更强烈表示,砍掉哲学就像是在学校的心脏上插了一把刀,对于大学来说,它不只是职业培训所,世界上声誉卓著的大学,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在内的理工类院校都有哲学项目。去年,该校设立了一个全新的机构——学术项目淘汰审核委员会,经过半年的独立调查,该委员会向教务处递交了一份淘汰和调整专业可行性报告,以连续5年来包括哲学在内的各个专业的表现,用20余组数据说明该专业存在的价值与劣势。
据悉,此次调整学位点源于去年11月国家学位委发出的一则“关于开展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动态调整工作的通知”,要求省级学位委员会于每一年度规定时间,上报本地范围内学位授予单位拟主动撤销和自主增列的学位授权点以及省学位委审议通过的拟增列学位授权点。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在批准授权3年后需接受复核。主动撤销的学位授权点在3年内实行有限授权,在有限授权期内停止招生,但保留对已招收研究生的学位授予权,3年期满后完全撤销授权,仍未毕业研究生由学位授予单位转由本单位其他学位授权点培养并授予学位。
“以不合格为依据对学位点做减法,也是为了高校教育质量做加法。”教育时评专家熊丙奇说,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监督的重要手段。基于教学质量监控,对某些高校争取学位点时积极,争到后忽视了师资、人才培养的情况予以“撤点”式处罚,也是在去“劣质产能”,实现教育供给侧优化。
首席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