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乱?整治面积7.98平方公里,占镇域面积近三分之一;7.98平方公里,违法无证建筑209万平方米,每平方米的土地就有四分之一是藏污纳垢,五违齐聚。
有多难?装满了夹缠不清的情面利益;充斥着抱团拒拆的汹汹气势,还曾有瞻前顾后的畏难情绪……
市委市府一次次调查督办,区委区府一道道严令掷下,九亭镇的“乱”——到底是咬不动崩了门牙,还是嚼成渣彻底扫清?昨天,记者前往现场,实地探访。
农田全是污染企业
来到朱金路、中心路处,87.5亩的农田里已是一片瓦砾碎石。随行工作人员介绍,2000年后,由于近邻市区,许多人相中了九亭镇这块宝地。各村也为了“创收”,将土地租了出去,10多年来,经过层层转包,九百多家“外来户头”钻了进来,有的整治地块50多亩土地里竟“插满”了50多家企业。
一时间,农田里不种庄稼只“种”房子:违法建筑里违法生产,违法建筑外违法排污。石料加工、油漆喷涂、铝合金制材……不少高污染企业熏臭了空气、染黑了河道、弄脏了土地,搞得居民怨声载道。
历史欠账必须还,五违企业必清除。目前,朱金路、中心路地块内14家污染企业已全部清拆完毕,共拆除违建11905平方米。
大棚包起违建厂房
姚北公路九亭花卉市场,是九亭镇环境整治最大单片区域。记者来到现场时,一辆辆装卸车正将一斗斗黑黝黝的良土回填进偌大的场地内复垦。
工作人员说,当初清查时,这里的土地已全部被水泥硬化,不少大棚里早没有了花卉,却“包”进了一间间厂房,成了躲避航拍的最佳掩体,汽配加工、货运仓储、废品回收……弄得四周乌烟瘴气。
目前,该处已收回违法用地294.28亩,拆除违法大棚700余座共计面积15.7万平方米,取缔违法经营196户。
300m2群居90多人
金吴村——远近闻名的城中村、黑臭村。由于村前村后都被违法企业团团包围,村民们也嗅出了“商机”,老宅纷纷“长高长胖”,群租给外地来沪的打工者,300多平方米房子要塞进老老小小90多人,私拉的电线、露天堆放的液化气钢瓶成了一颗颗“定时炸弹”。而地下食品黑作坊、废品回收站等充斥其间,到处藏污纳垢。
工作人员介绍,当初市委市府领导来调研时,站在吴家浜桥上,看到的是已被垃圾填满、形同柏油的河水,看到的是层峦叠嶂的违法建筑。
如今举目望去,黑臭村的违建已被夷为平地,吴家浜的河水已渐渐泛清。九亭镇已完成了周边4个自然宅基地115户居民的动迁安置工作,取缔勤富路两侧无证照经营三十余户、整治马路菜场一处。
棍棒打碎“三碗面”
在九亭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部里,挂着一张地图,上面曾用红点标注着“犬牙交错”的整治区,如今这许多红点已几乎被全部拿下。在治违台账上,记者看到今年8月至10月,九亭镇每天平均拆违2万多平方米,最多一天竟达10万平方米。
昔日啃硬骨头,九亭镇举步维艰,因为有“三碗面”!场面——违法企业主们抱成了团,你整治到哪,成百上千的人就跟到哪;人面——各村都有利益纠缠,甚至区外的村镇都有投资牵扯在内;情面——领导、亲朋、战友个个打招呼,不想“断六亲”的执法人员畏难不前。
如今啃硬骨头,九亭镇势如破竹,因为有木棒和铁棒!九亭镇镇长沈明底气十足。
木棒
谁占了地、谁搭了违、谁排了污……别打招呼、别来游说,没有情面,没有人面。单位、姓名、面积等一一摸清,登记在册,向群众公示。让违法者知道政府整治的决心,打消“靠关系避风头”的侥幸,明白拒绝整改的严重后果。压力山大下,违法用地只能主动清退,违法搭建只能主动自拆,违法经营只能主动关停。
铁棒
对于抱团拒拆者,实施顶格处罚:违法排污,环保部门“按日计罚”;违法搭建、违法经营、违法居住,市场监管、住建、食安监等部门一罚再罚。
同时实施“行刑对接”,依照法律规定,“非法占用基本农田5亩以上,其他耕地10亩以上的,可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罚了款”还要“吃官司”,任谁都不敢再触碰头“高压线”。
本报记者 徐驰 钱俊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