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0月3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房颤患者采用适合的疗法远离脑卒中
章苒
  根据临床研究统计,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有很多,房颤产生的血栓引发的卒中尤其值得警惕,通常病情更为严重,致残率和死亡率更高,也更容易复发。

  房颤中有一部分是瓣膜性房颤,比如二尖瓣狭窄,心房扩大,导致房颤。大部分是非瓣膜性房颤,跟人的衰老有关。在非瓣膜性房颤中,90%以上血栓的形成与左心耳有关。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介绍,不同于我国现有的抗凝药物、射频导管消融等治疗方案,左心耳封堵术是一种预防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的创新术式。它通过封堵左心耳,预防左心耳内血栓引起的血管栓塞,从而避免缺血性脑卒中和全身性栓塞的发生。

  因此,患者要了解这些治疗手段,配合医生综合考虑,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药物是通过干扰凝血过程中某一或某些凝血因子,延缓血液凝固时间或防止血栓的形成和扩大;射频导管消融不能代替抗栓治疗,它的主要目的是恢复窦性心率,减轻患者症状;左心耳封堵术是抗栓治疗,预防脑卒中。三者治疗目标不同。

  目前全球研究最为深入,也是唯一具有长期临床试验数据和随访数据的是WATCHMAN左心耳封堵系统。PROTECT-AF试验的长期数据显示,相较于传统抗凝药物华法林,WATCHMAN降低了40%的以卒中、系统性栓塞、心血管或不明原因死亡的复合事件发生率,降低了34%的全因死亡率,降低了60%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同时ASAP试验也表明,对口服抗凝药物治疗有禁忌的房颤患者,WATCHMAN降低了77%的卒中风险。          章苒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第18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报道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复/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4版:热点/新民健康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12版:社会/新民环球
卒中可防可治 预防重于抢救
多发性骨髓瘤从“能缓解”向“可治愈”迈进
房颤患者采用适合的疗法远离脑卒中
突发脑卒中如何院前急救
新民晚报康健园B01房颤患者采用适合的疗法远离脑卒中 2016-10-31 2 2016年10月3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