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里,耳朵其实相当于倒置、缩小版的人体,人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在耳朵上找到相应的位置。上海中西医结合医院传统医学科主任盛昭园表示,当身体出现问题时,耳朵的相关区域也会出现反应。而通过刺激耳朵的相应部位,可以起到一定程度防治疾病的作用。
盛昭园介绍,耳轮是倒着的脊柱,由下往上依次为:颈椎-腰椎-盆骨。在耳轮上出现了肿胀或颜色变化就说明脊柱的相应位置出现了问题。耳轮出现粗糙不平的棘突状结构,常见于腰椎、颈椎骨质增生等疾病。在耳穴相应部位上有结节状隆起或见点状凹陷、圆圈形凹陷、索条样隆起及纵横交错的线条等形状,常见于肝病、胆石症、肺结核、心脏病、肿瘤等疾病。耳廓相应部位出现高于周围皮肤的点状隆起,颜色可红可白,常见于急慢性气管炎、急慢性肠炎、急慢性阑尾炎、急慢性肾炎、膀胱炎等疾病。
此外,盛昭园提醒,耳垂红肿,多提示咽喉不适,如咽干、咽痛等。耳朵红肿,多是“上火”的表现,常见于肝胆火旺或湿热。耳廓干枯焦黑,多发于传染病后期或糖尿病。在耳朵的某些局部呈点状或片状红晕、暗红、暗灰等,多见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耳轮焦黑、干枯,为肾精亏极的征象。耳背上见到红色脉络,并伴耳根发凉,多为麻疹先兆。
当发生疾病时,中医常常选取特定的耳穴,使用针刺或压籽法治疗相应的疾病。例如按揉耳垂中央的“眼区”,可以治疗近视、远视等眼病;按揉耳甲腔中央的“心区”可治疗心慌、胸闷等心脏疾病;老年人血压升高,按揉耳背降压沟,能够迅速降低血压;女性痛经可以按揉三角窝,其对应内生殖器健康等。
此外,耳垂对应面部五官,经常揉捏可以神清面爽、五官清灵。揉捏耳屏及对耳屏可以呼吸顺畅、健脑安神。揉捏对耳轮可以调节胸腹部气血及强壮脊柱。三角窝是生殖功能区,对盆腔有保健作用。耳甲艇及耳甲腔,可以调畅心肺肝肾。耳背部有保健五脏降血压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