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6月0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由谭
科技新闻报道怎可过度渲染?
秦 川
  秦 川

  不久前,由于在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试采实现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采“冰”,对此,每个中国人都与有荣焉。不少人在备觉神气的同时也在问:这可燃冰究竟有多神奇?据媒体报道,若一辆使用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一次加100升天然气能跑300公里,加入相同体积的可燃冰能跑5万公里。

  这一解读,简洁直观,便于世人理解。问题是,如此解读,准确吗?连日来,不少业内学者纷纷质疑这一说法,最新的质疑者是纽约市立大学化学工程博士、全球知名能源专家刘科。他认为,以燃烧产生的热值来计算,每100升可燃冰含的能量不到18升汽油的能量,5万公里肯定是达不到的。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何晓萍也不认可“100升可燃冰可支持汽车行驶5万公里”的说法。

  这两位学者也许只是一家之言,未必代表最权威的声音,也不等于最科学的表达,但是他们敢于发声,提出不同判断,就值得鼓励。最重要的是,所谓的“100升可燃冰可支持汽车行驶5万公里”必须经得起推敲。否则伤害的不只是新闻报道公信力,还可能误导世人。

  遗憾的是,多年来但凡学界的重大发现,不少报道都是极其亢奋,充满渲染之词,有时为了达到传播效果不惜虚张声势。从各方反馈看,效果是达到了,国人也自豪了,但真的符合事实吗?俗话说:“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但往往有些报道为了摆成绩而刻意放大某一方面,或者直接将推断性效果写成已实现性效果。

  科技报道,更应该讲究事实和专业表达,在让世人看懂、听懂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规范性语言。有学者认为,懂得科学才能报道科学,理由是:科技报道有其特殊性,要做好科技报道,不仅要有合格的新闻素质,还要有合格的科学素质。无论新闻素质还是科学素质,在科技报道中都不可或缺。当然,不管懂不懂得科学,都有权利关注科学、议论科学,这种权利不应该剥夺,但是当媒体报道科技新闻时则需要严谨、严谨再严谨,力求不留下任何瑕疵。

  “100升可燃冰可支持汽车行驶5万公里”,这一说法究竟是否属实,也许需要更多的科学家参与讨论,需要专业人士求证,乃至用时间说话、用事实说法。而在此际,一方面应构建更开放的舆论讨论空间,让不同的有识之士热议;另一方面也应该汲取教训,总结经验,比如商谈报道科技新闻时如何做到更准确。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阳光体育
   第A23版:阳光体育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阅读/连载
   第A27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8版:汽车周刊
   第A29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30版:新民健康
   第A31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32版:医技/新民健康
高考,求知改变未来
外国人在上海
基层“私车公用”存隐患
雪花一代
科技新闻报道怎可过度渲染?
“手语”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科技新闻报道怎可过度渲染? 2017-06-07 2 2017年06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