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满分却被拒之门外
奥斯丁是一名美籍亚裔学生,学业优秀,多才多艺,在美国“高考”SAT考试中的分数更是接近满分。他在2015年高中毕业时,向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多所美国顶级大学递交申请,希望能够被其中一所学校录取,最终却未能如愿。
奥斯丁说,让他最不理解的是,许多非亚裔同学成绩不如他,却得以进入那些将他拒之门外的学校,他为此感到非常失望。
根据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份研究,美国大学在招生过程中确实对不同族裔的学生区分对待。研究表明,以满分为1600分的SAT考试成绩为衡量标准,非洲裔学生和西班牙裔学生可分别获得相当于230分和185分的“照顾”,而同为少数族裔的亚裔学生则恰恰相反,面临相当于50分的“惩罚”。
《纽约时报》说,亚裔学生必须要比白人学生的SAT成绩高出140分,才能获得同等待遇。亚裔学生若想与其他族裔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所需的额外付出,被美国社会称为“亚裔税”。
美国智库凯托学会的高级研究员伊利亚·夏皮罗告诉新华社记者,在美国,越是顶尖的学校,不同族裔学生间的入学成绩差距就越大。也就是说,越是好学校,亚裔学生所需的“亚裔税”就越高。
“肤色左右招生,在美国高校中已成为一种普遍做法,”夏皮罗说,“而且左右天平的已经不是一根指头,而是一块板砖了。”
学校有权保障“多元性”?
面对批评之声,哈佛大学否认实行“种族配额制”。学校发言人杰克逊称,学校录取政策符合法律要求,是公平的。根据学校网站,2017年入学的本科生中,亚裔学生增加到22.2%,为历史最高水平。
哈佛大学所说的法律依据是指美国最高法院上世纪70年代的一份裁决。根据此裁决,学校有权将招生政策向少数族裔倾斜,以保障校园内的“多元性”,但也同时明确要全面评估每一名学生,禁止简单机械地执行“唯肤色论”和“配额制”。该裁决符合美国注重民族融合的主流理念,也顺应了上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项维权行动,即对少数族裔给予一定程度的优待,以帮助他们实现发展。分析认为,这份旨在照顾弱势族裔的裁决起初是对亚裔有利的,但随着进入美国顶尖大学的亚裔学生逐年增加,这份裁决反而成为限制更多亚裔学生进入顶尖高校的绊脚石。
由于美国高校的招生过程并不透明,尤其是哈佛大学等各大私立学校拒绝公开其评估细则,因此外界并不清楚这些最为热门的高校是如何平衡学生能力和肤色因素的。
夏皮罗认为,或许要求大学提高录取机制的透明度是一种解决办法。
刘阳 (新华社供本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