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文娱/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慰安妇”题材纪录电影《二十二》今起公映~~~
“慰安妇”题材纪录电影《二十二》今起公映~~~
“慰安妇”题材纪录电影《二十二》今起公映~~~
“慰安妇”题材纪录电影《二十二》今起公映~~~
     
2017年08月1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慰安妇”题材纪录电影《二十二》今起公映
听她们平静讲述哀痛往事
孙佳音
■ 纪录电影《二十二》中一镜头
■ 纪录电影《二十二》海报
  今天是世界“慰安妇”纪念日,我国首部获得公映许可的“慰安妇”题材纪录电影《二十二》,历经五年艰辛和波折,终于正式登陆全国主流院线,与广大观众见面。

  随着时间的流逝,《二十二》所记录的这段哀痛历史,正不断地在消失、被遗忘。2012年拍摄纪录短片《三十二》时,全国公开身份的幸存“慰安妇”老人仅剩32位;2014年筹备纪录电影《二十二》时,22人在册;而该片上映前,片中受访的一位老人刚刚过世,如今仅剩下8人。导演郭柯说,自己是在和时间战斗。他希望更多的人通过这部电影了解这些“慰安妇”老人们如今的生活现状,也了解这段尘封已久的历史。

  曾经搁浅 | 三万多人众筹

  《二十二》的官方海报素雅、洗练,但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下方左右特地标示了“特别鸣谢张歆艺”和“32099位本片公映众筹的民众”。

  演员张歆艺不仅出席了该片的首映礼,还动员自己身边的导演、演员朋友关注这部纪录片。而在三年前,她无条件地借给了导演郭柯100万元。当时,由于投资方撤资,摄制组正陷入困境,影片拍摄计划一度搁浅。走投无路的导演,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我妈愿意卖房支持我拍这部电影”的自嘲信息,这引起了张歆艺的关注。仅因一次合作认识了郭柯的张歆艺了解情况后,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帮助影片完成了拍摄。张歆艺回忆道:“我没想到这么年轻,这么稚嫩的一个人会跟我说那么沉重的话题,并且不顾一切地想去拍这样一部电影”。她说:“郭柯导演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如果没有他,没有这部《二十二》,就不会有人知道战争给妇女和孩子带来了那么大的伤害。”

  而每一个参与众筹的普通人的名字,也被分成22列,在影片末尾密密麻麻地慢慢翻滚。近1500行,黑底白字,显得分外郑重。

  镜头节制 | 真实打动人心

  《三十二》《二十二》中记录的这些“慰安妇”老人,年龄都已过90岁。谈及影片的呈现方式,导演郭柯说:“我选择了一种很平静的方式,让大家深情地看她们一眼,我觉得这就足够了。”整部影片无解说词、无资料画面、音乐也仅在片尾才使用,尽可能从客观、人性的角度,以细腻的感情和敏锐的洞察力去捕捉“慰安妇”老人最随意、最自然的生活状态和不加修饰的情感流露。

  今年1月刚过世的毛银梅在片中缓缓地讲述着,她原名朴车顺,1922年出生……1945年初,老人从朝鲜半岛被骗至中国。日军投降后她逃出慰安所,定居湖北孝感,结婚并领养了一个女儿。老人生前,家人及邻里非常爱戴她,她对中国也有着深厚的感情,还自己将姓氏改成“毛”。再也没有回过朝鲜半岛的她,在暮色里哼起了朝鲜民歌《阿里郎》,一遍遍,让人揪心。纪录电影《三十二》的主人公韦绍兰再次出现在镜头里,现年97岁的她依旧乐观、开朗、爱笑。1944年冬天,韦绍兰被日军抓走,后趁日军不备,逃出慰安所,彼时已怀孕的她后来生下了“中日混血儿”罗善学。目前老人与儿子罗善学以及外孙一家住在经过修缮后的新房中。她会哼唱广西民歌,“天上下雨路又滑,自己跌倒自己爬。自己忧愁自己解,自流眼泪自抹干。” 

  本报记者  孙佳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军界瞭望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在古典音乐之乡演绎西方经典
听她们平静讲述哀痛往事
片方的“宏愿”
广告
新民晚报文娱/文体新闻A16听她们平静讲述哀痛往事 2017-08-14 2 2017年08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