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很调皮,加上三代单传,上学以后是出了名的“捣蛋鬼”。父亲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也很少管我。
母亲不识字,每天有做不完的农活,还得照顾家里家外,也无暇管我。我每天信马由缰、随波逐流,四处乱跑乱动,哪里有心思读书学习?“天道酬勤,地道罚懒”,不用说,在小伙伴中,我的成绩自然是垫底最差的。
每次期末考试后,孩子们都拿出自己的成绩单和奖状,与大人一起分享。只有我一人躲得远远的,黯然神伤。每当有人问及我的成绩时,我总是脸红红的像戏台上的红脸关公,或闪烁其词,或不予理睬。开始母亲还向我要成绩通知单看,可每次都是不及格,我就不给她看了,后来干脆拿到成绩通知单就在回家的路上撕毁。“看透不说透”,就这样一直到我小学毕业。
初中一年级时,学校参加全区的运动会,本来没有我什么事情。天有不测风云,班级的长跑运动员拉肚子。瘸子里挑将军,带队老师实在找不到人,就死马当活马医,让我上场替补,无论结果如何,总比放弃了好。
无心插柳柳成荫,没想到我居然在赛跑中脱颖而出、遥遥领先,居然获得区第一名,出人意料地得到平生第一张奖状。我拿着那张巴掌大的奖状,激动不已,一路狂奔回家。
当我上气不接下气地将奖状放到母亲手上时,母亲高兴得像个小孩,立刻放下手中的活,拿着我的奖状到处跑,逢人便高兴地说:“看!快看,我的儿得奖状了,我家孩子得奖状了!”我跟在母亲身后,又蹦又跳,感到无比的骄傲和幸福。
有人拿过母亲手里的奖状,却露出不屑一顾的神情,甚至在母亲刚转过身时就说:“哼,我还以为是什么奖状,原来是跑步得的,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撒野跑得快点嘛。要学习成绩好得的奖状才有用,你看他们娘儿俩高兴的样子,就像几辈子没得过奖状似的,笑死人啦!”我听了心里非常难受,感觉像一下子从天堂堕入地狱,可母亲却好像没听到似的,依然拿着奖状高兴地四处走。
再饿不吃种子粮,再馋不吃下蛋的鸡,那可是我们家油盐酱醋、日常开销唯一的指望了。可是,母亲当晚破天荒地杀了一只还在生蛋的母鸡,炖得香飘满村,叫人馋涎欲滴。那时我家特别贫困,母亲平常非常节俭,只有过年才会杀鸡。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母亲到供销社给我买了一双上海产的、雪白的回力运动鞋,馋得小伙伴们眼睛都直了。
从此,我像换了个人似的,学习开始认真和努力起来。考上大学那年,我忍不住问母亲:“那年我体育比赛得了一张奖状,你怎么那么高兴呀?”母亲沉吟了一会儿道:“儿啊,我知道万事开头难,有了这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这不,后来不是一一应验了吗!”
母亲接着说:“你成绩上不来,我也焦心,我想你也不比别人笨,可能以前像路旁的歪脖子树,长期被人作践惯了,本来不弯的,渐渐也直不起来了。孩呀,信心比金子还要珍贵,比阳光还要暖和……”
我点点头,泪水早已盈满眼眶。脑海里又浮现出母亲拿着我的奖状,像鼓满风的帆,左邻右舍奔跑的情景……
十日谈
奖状的故事
其实得奖与否是其次,关键是不想留下遗憾,明请看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