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龙总理最近在中国媒体上报道较多的是其家庭纠纷,比较负面,但这是家事。真正和中新关系有关的是新加坡在双方关注的重大问题上所采取的立场,特别是关于如何看待中国在本地区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因此出台的相关举措,若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对双边关系产生消极影响。比如将中国视为威胁或不确定的大国,因而需要引进域外大国以达到所谓“制衡”或“制约”中国的目的。这类思路如果付诸政策实施,甚至公开宣讲以引起国际关注,并且事实上也导致域外大国“欣然”介入,显然会对双方的互信和关系发展都产生不良影响。鉴于李显龙总理近年来多次在美国发表过此类观点,因此这次在出访美国前先来中国,显示新加坡愿意与中国有更良好的沟通,这受到中国欢迎。
新加坡是较早关注中国改革开放的国家,在东盟中是坚决支持中国发展并对中国进行较大规模投资的国家,两国高层也建立了密切友好的关系,据此当然有理由相信,新加坡应该欢迎在改革开放中成功发展而日益强大繁荣的中国。尽管本地区局势近年来确实比较诡异,中国也充分理解新加坡希望发挥较大作用的愿望,但将中国置于对立面肯定不会有助于新加坡发挥更大的地区作用。
明年新加坡将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在发挥东盟地区支柱作用中,新加坡一直持非常明确的立场,即东盟理应承担起维护地区合作机制的砥柱地位,这也是中国一贯支持的立场。相反,某些域外势力倒蛮觊觎本地区的领导主宰地位,一向对东盟所谓“驾驶员”地位颇不以为然。新加坡接任主席国一定会继续维护东盟的团结,提升东盟的作用。李显龙总理此次访问中国将有助于厘清明年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的轨迹,包括双方都极为重视的维护地区稳定与安全的使命。
当前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进展顺利,习近平主席欢迎所有国家搭中国发展快车的立场得到包括东盟在内的国际社会广泛欢迎。新加坡地处地区枢纽,发展经验丰富,对中国快车的运行方向和目标都有清晰的看法,应该不会掉队或搭错车。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赵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