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件作品浓缩一个时代
捐赠仪式现场,邱瑞敏回忆说:“举办展览我们也是战战兢兢的,总是要给自己的艺术来一个总结,所以我们答应了。我们也很慎重,把我们的作品打印成册,好几本,厚厚的,一沓一沓给了中华艺术宫,我们表示你们挑吧,觉得好的,你们就留下来,就是这次我们所展览的一百件作品。”
邱瑞敏、吴慧明夫妇作为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美专首届毕业生,二人的创作与新中国的美术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时代步伐紧密相连。“可以说这是我们这一代的艺术家,40后的艺术家的成长历程,我们在学校里接受过严格的教育,在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也经历过国家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 于是,从写实性的主题创作到中国油画的意象再造,邱瑞敏始终坚持着油画民族化、现代化的探索;而吴慧明则是新中国为数不多的女性雕塑家之一,其作品为我们带来了特定时代下女性艺术家的视野,视角追寻着中国雕塑的现代性发展。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徐旭表示,邱瑞敏作为海派艺术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一直致力于海派艺术的传承和创新,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此次的捐赠,不但可以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与海派美术的风采,同时还让美术学院对城市文脉的传承和发展,有了更加具体、生动的呈现”。上海美术学院院长冯远也发来贺信,冯远写道:“邱瑞敏先生、吴慧明女士是新中国建立以来,上海第一批培养的优秀艺术家的代表,在半个多世纪以来,为中国现当代的美术教育、创作和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夫妇的艺术历程见证了当代中国美术的踊跃发展,而他们的油画雕塑作品,则成为其中生动的历史缩影和时代的印记。”作为这些藏品新的主人,中华艺术宫党委书记李胜表示,邱老师与吴老师作品珠联璧合地展现了一个时代的缩影,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贵财富。
留给美术馆是最好的选择
李胜还说:“他们除了相似的艺术经历和创作追求之外,更让人感动的是他们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今天捐赠的这一百件艺术精品,不仅丰富了中华艺术宫的馆藏,在上海美术界和全国艺术文化领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起到了极好的表率作用。”
“我们的作品捐给中华艺术宫,好多朋友老师总是会问,你们可惜吗,你们舍得吗?”邱瑞敏坦言:“其实我们开始的时候也是在想,一件作品我们自己创作出来,花了好多心血,好多艺术家都有这么一个感受:自己的作品就像自己的小孩一样,很痛惜。” 但艺术家表示,美术作品最终的归宿在美术馆是最好的选择。邱瑞敏说:“中华艺术宫也收藏过我的作品,现在也在这里一直不断地展出有时代历史文脉的作品,放在美术馆和博物馆里面,它能起到的社会效应,或者它的历史价值都在那里,所以我们就真心地把自己的作品捐出来了。”
本报记者 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