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接到几位朋友电话,内容基本一致,都是请我通过微信,给某部门举办的“最美扶贫人”评选活动中的候选人投票,并要我动员家人及亲朋好友参与投票,最好活动期间每天都投,越多越好,多多益善。
我感到纳闷、不解,甚至滑稽、荒唐。我只听说过娱乐界以及民间一些评比活动,喜欢搞这种动作,堂堂政府部门评选“最美扶贫人”这样严肃的活动,怎么能借助网络拉票?我告诉朋友,这个忙我不好帮,请他们谅解。他们都说自己也是受亲戚或朋友之托,脱不了情面,而且几乎都不了解那几个候选人的扶贫事迹。
不了解候选人的具体情况,就盲目投票,这不就像是盲人摸象吗?即便举办方公示了所有候选人的扶贫事迹,但在“拉票风”的劲吹中,肯定有不少投票人不会真正按照候选对象的贡献大小、事迹感人程度进行投票。可以说,社会关系网宽、交际能力强而又喜欢张扬的候选人,得票数一定会很高;相反,那些不善于拉关系或不愿拉关系、一门心思干工作、低调务实的候选人的得票数高不到哪里去。这样评选出来的“最美扶贫人”又有多少公正公平可言?
众所周知,我国扶贫工作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各地扶贫工作一线涌现出了大批先进人物,他们的模范事迹和奉献精神理应得到大力宣扬和推崇。但活动怎么开展,评选如何进行,这不仅是一个操作问题,更是一个态度问题。有关部门应该始终坚持和把握活动的严肃性和评选的公平性与公正性,让评选结果经得起群众的评判和历史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