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在供应链上游推出的“供应商自主管理”模式,大大地提升了合作牧场的自主管理能力,伊利将细节的枝条深入到牧场管理的各个角落,用科学、精确的管理方法,提升了产品品质,促进了牧场效益的增加,实现了共赢。
事无巨细的“SOP管理”
在万生源牧场场长吴振宇办公室的自主管理看板上,清晰地记录着牧场每天每月的情况,数据显示,2016年原料奶数据脂肪含量在3.4到3.5左右,而2017年脂肪含量达到了3.60到3.67。而带来这一改变的就是伊利实施的“供应商自主管理”。
伊利液态奶事业部原奶业务技术服务经理毕力格的技术团队将伊利SOP(标准化作业程序)带到了万生源牧场,通过标准化的指导“怎样做是符合的,什么时间能完成”,将责任明确划分,通过标准化流程的培训,让牧场员工知道“1+1=2,不等于1.5或2.5”。
信息化管理系统让吴振宇和团队看到数据分析出成本过高的原因所在,管理“点位”的准确性大大提升;精准饲喂TMR监控系统有效控制饲料的装卸精准度,避免饲料多装、漏装、错装,从而降低养殖成本,保证了奶牛餐食的营养比例和餐食用量;通过改善奶牛的餐食来提高产奶量和牛奶的品质;而视频监控系统覆盖全牧场的每一个角落,包括新产牛的保健、奶厅的专项管理,消毒防疫实现全程视频可追溯,无死角,大大提升了团队的执行力,提升了牛奶品质。
从“家庭式”牧场
到“专业”牧场
2016年,伊利推出“供应商自主管理”模式,帮助国兴牧场的老板王国兴实现了从“家庭式”牧场向“专业化”牧场的转变。王国兴说,“以前,牧场哪有什么管理,都是家人,反正谁看见牛该喂了谁就去做。现在 ‘SOP’的保障,无论从奶牛的健康保健、舒适度等方面还是到牛奶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质的飞跃。”
伊利“教”我“科学”养牛
从前,王国兴对于提高牛的舒适度不以为然,“夏天太热,人吹个风扇,哪想给牛吹个风扇?”然而伊利科学、精准的方法让他意识到母牛的“产后灌服”让牛及时补充了营养物质,产奶量大大提升;通过科学的饲喂——牛走、粪清、料到、床平、水满,大大地提高了牛奶的单产量和品质。
对于牧场的下一步打算,王国兴希望再建一座牛舍,“让我所有的牛都能‘睡’卧床”,为保证牛奶质量,他要建立起牛舍“制冷制度”;明年他还将购置一台吸奶机,进而保护奶牛的乳房。王国兴相信,牧场一定会迎来更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