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蟹时佐以姜,盖因蟹是寒性的。反之,对一些热性的疾病,蟹有辅助治疗的功能。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谈到,蟹有治“胸中邪气,热结作痛,口眼歪斜,面部浮肿”的作用。含一满口盐蟹汁慢慢咽下,咽喉肿痛可消解。
蟹亦可治生漆中毒。宋人洪迈的《夷坚志》记载:宋孝宗五年,襄阳有个抢劫犯脸上刺字后被发配,为了防止犯人再危害于人,又用生漆涂其双眼,犯人押到狱时看不到东西,狱吏将蟹捣碎滤汁滴眼,两天后眼睛恢复如常。又有记载:一富贵之家刚娶媳妇,新媳妇突然身体发热,双目肿胀。请来的大夫看到新房内床、椅、梳妆台漆光耀眼,知道病人是中了生漆的毒,便用生蟹、青黛一同捣烂后敷,不久即病愈。
蟹含有高蛋白,不同蟹类的蛋白质也不一样。如果吃蟹的人不适应它的蛋白质,也会发生过敏。前几年笔者去美国探亲,即将回国前,食用了一只蓝蟹(blue crab,学名Callinectes sapidus,产于大西洋西岸的马里兰),味极鲜美。不料第二天开始,脚、手和腰部便红肿生泡,几天内波及的面积成片,痒、肿、痛且体温升高。自行购买苯海拉明服用,稍有好转。后回国又在龙华医院配了专用的药膏涂敷,才完全痊愈,前后有一个月之久。
而食蟹致死的事情也偶有发生。据1924年出版的《老上海》记载,清同治年间,有一个叫时南峰的名士,嗜蟹如命。一天,有人送他上品大闸蟹一筐,他吃得很过瘾。席间,见案头上有红柿,随手拿来吃了几只。不一会便感到腹痛,至晚间腹痛更剧,又吐又泻,四肢发冷,眼睛翻,嘴唇青。家人请来大夫给他服用壮热的药,但为时已晚,至天亮一命呜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