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风海韵,花团锦簇。
夜幕降临,我和同为戏迷的妻子喜滋滋地来到宝山文化馆大剧场,尽情欣赏由上海滑稽剧团奉献的大型滑稽戏《乌鸦与麻雀》时,看着看着,不禁为上海本地艺术家的精彩演出拍手叫好。作为出生在宝山的老戏迷,想到自己不出宝山,就能在家门口欣赏到这样一部原汁原味的上海风味滑稽戏,我不禁感慨万千——那地道的“上海闲话”,那辛辣的弄堂故事,那重金打造的全新舞台背景,着实让吾辈戏迷过足了戏瘾。剧场内高潮迭起,掌声不绝。看得出来,现场的宝山戏迷朋友和我们一样,感谢“宝山大剧荟”第三季的经典演出带来的无限精彩,打心眼里为政府把戏迷们挚爱的“大世界”搬到自家门口点赞称誉。
我常庆幸自己生逢盛世,当自己退休赋闲之年,尚能了却儿时对上海“大世界”那种特有的怀旧思恋之愿。我清楚地记得,两年之前,家乡宝山通过引进一批高质量、高品位且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品力作,让寻常百姓在家门口尽享经典戏剧文化,于是“宝山大剧荟”应运而生。说真的,在过去的两年里,我和妻子隔三差五就能看上一台名家演出的精彩剧目,着实过足了戏瘾。一部由政府沪剧名家华雯担纲主演,在国内屡获大奖的宝山原创沪剧《挑山女人》,广受好评,作为老戏迷的我在催人泪下的精彩剧情中深感震撼,深受教育。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当属百看不厌的经典骨子老戏,剧情唱词都耳熟能详,我闲暇时常常低声吟唱几段。可当我和妻子再次观赏由方亚芬等名家演出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委婉动听的袁派交织着醇厚高亢的范派,不时把剧情推向一个个高潮,骨子老戏依然那样动人心魄,催人泪下。越剧新编历史剧《甄嬛》是连本大戏,云集了钱慧丽、陈颖等众多沪上越坛名家,堪称豪华明星版的演出阵容,真让宝山的观众大饱了眼福耳福,上下本连着两天观赏,使戏迷大呼过瘾。大型多媒体皮影戏《花木兰》的演出,现代和传统表演手段完美结合,着实使我们开了眼界。
“宝山大剧荟”问世以来,宝山城乡各大剧场相继有京剧、昆剧、越剧、沪剧、黄梅戏、话剧、京昆演音会、皮影戏、歌剧、儿童剧、淮剧、滑稽戏、芭蕾舞等剧种剧团轮番演出,精彩纷呈,让人目不暇接,一时间,这个无限扩大了的百姓“大世界”,让十余万宝山市民特别是有着浓郁戏剧情结的我们,尽情观赏国内顶级名家名曲,名剧名段,不出宝山就能过足戏瘾,真是睡在梦里也要笑出声。我作为曾经的宝山文化老兵多少次从内心为这张与时俱进的城市名片点上一百个赞!
十日谈
百姓新曲
责编:刘芳、史佳林
书法大家胡问遂以其书学精神、人格修养影响着后辈文人。明起刊登一组纪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