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中医认为人体的正气不足,才会让邪气趁虚而入,才会生病。生病过程中,机体会调动正气去抗邪、去调整,这就会出现正邪相争,流感后期的咳嗽低热等症状多表现为正虚邪恋,也就是人体的自愈和自我调节能力在流感抗病过程中发生了损耗,对疾病的抗愈能力减弱,一些症状就会反复发作,经过长时间的自我修复后病症才能完全自愈,中医后期的扶正治疗可以加速痊愈的过程。
中医扶正是指通过中医方法如中药、针灸,强健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和自我调控防病能力。推荐中医经典四方,有助于扶正袪邪。
清虚热方当归六黄汤,主要针对流感后期气阴不足内有湿热郁积所致的虚汗症。由当归、熟地、生地、黄芩、黄连、黄柏、黄芪组成,攻补兼施。
温中补虚首推小建中汤,主要针对流感后期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方中饴糖、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具有温中补虚的作用。
气虚发热须用补中益气汤,其方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补土派”代表李东垣的代表方,为甘温除热之首方。见于流感后期元气不足,清阳陷于下,郁而发热,只有补益脾胃,滋其化源,方能解热。
流感后期,邪伏阴分之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用青蒿鳖甲汤,邪气深伏阴分,阴气虽虚,但不能纯用养阴,滋腻太过则恋热留邪,更不得任用苦寒,苦寒则化燥伤阴。必须养阴与透热并进。方用鳖甲入至阴之分,滋阴退热,入络搜邪;青蒿芳香,清热透络,引邪外出,此即《温病条辨》所谓“先入后出之妙”。
马恩(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