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公正要求高
为保证考官们的评分不受影响,所有考官身份都被严格保密,他们本人也只是在考前一天收到通知。上戏为艺考专门设立了一个由校内教师和校外专家共同组成的考委库,艺考考官都是从库中随机抽选的。至于具体考场分配,则要等他们当天到达考场后才能得知。
在现场,每位考官都有台不离手的平板电脑,这是他们的“打分利器”。每个考生表演结束,考官们就会“背靠背”地独立打分,并立刻通过电脑上传分数。以往艺考,考官们打分前都要进行讨论,某位考官的表态可能影响其他考官的评分。而新采用的“背靠背”打分制,则让单个“意见领袖”从考场消失,更显客观公正。不过,这对考官个人的专业素养和判断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力求“火眼金睛”
艺术招考没有标准答案,即使参与了多年的招考工作,接受采访的主考官还是坦言,“看透”考生并非易事。过去的考生不熟悉考试流程,更不会进行针对训练,考官容易能看出考生水平。如今,学生们家庭条件好、消息灵、见识广,又有各类考前集训班加持。这种“量产”的艺考生表现往往都十分出色,而且大同小异,给考官们的判断带来了不小的难度。“我们得仔细辨别。”
考官“备考”更费心
考场门口,一位刚结束一场考试的考官走出来,深吸几口气,简直与刚考完的考生一样。然而稍作休息,她又要投入下一场“战斗”。为了“一碗水端平”,她必须克服倦意,保持状态。6000多名考生要在12天时间里完成三轮面试。每天,表演系的考官们要从上午八时半一直考到晚上八时半,每场考试之间的休息不超过30分钟。所以,考前、考中,考官们必须抓紧时间养精蓄锐,以最好的状态“迎考”。
为了科学、准确地考察考生真正的实力,上戏考官们还要绞尽脑汁地准备考试。表演工作坊就是上戏艺考的“新发明”。进入三试的考生们将不再进行单方面的表演考试,而是将跟着老师上一堂表演课。考官们将给考生营造普通课堂的轻松氛围,帮助他们展示真实的自我,从而观察他们的台词功底、身体协调性、表现力、应变能力等。据主考官介绍,考官们会为这堂“特殊课程”精心做准备,这比平时备课还要费心费力。
见习记者 吴旭颖